[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智能锁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0538.8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禧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毅萍;王玺建 |
地址: | 528306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安装于储物柜或保管箱上的电子智能锁。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公共场所,为了方便顾客存放行礼或物品,设置有储物柜或保管箱。例如,在洗浴中心为客户提供的物品存放柜,其每个柜体上均设置有感应式的电子锁,通常,这类电子锁的开锁方式需要经过两道手续:首先是由管理员或服务生通过自带的钥匙(如IB卡或感应磁卡等)开锁,然后再使用顾客的钥匙(也是IB卡或感应磁卡等)开锁,方可打开。其缺陷在于:(1)开锁程序较为繁琐,必须经过两道手续方可开锁,而且,每次开锁,管理员或服务生都必须首先使用自带的钥匙进行第一道开锁手续,然后再用顾客的钥匙开锁。(2)由于每一个储物柜都是独立的,所以必须为每个储物柜安装一套电子锁(包括锁体及其感应面板等),而且每套电子锁都需要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供给。通常,一间洗浴中心会有数以百计的储物柜,甚至更多,因此需要配置大量的电子锁及使用大量的电池。
于2007年6月6日授权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908708Y,公开了一种键锁分离式的电子密码锁,其锁体和开锁键盘采用分离式结构,通过连接线连接。其锁体和开锁键盘部分各自设置有独立的控制芯片(单片机),而且锁体和键盘均需要配置电源及其各自的存储器等,因此需要为分离的锁体和键盘部分设计各自的控制电路及程序,存在电路设计重复等缺陷。另外,根据其说明书描述,我们可以推出:其锁体和开锁键盘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开锁键盘只可以开启唯一的一个与其相对应的锁体。
另外,于2008年9月3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1255777A,公开了一种电子锁的安装结构,包括电子控制单元盒,以及两个分离的内侧固定板和外侧固定板,所述内侧固定板和外侧固定板安装于门扇的两侧,电子控制单元盒安装在内侧固定板或外侧固定板的外表面上。其主要特点是方便安装和改造,但是对于每一扇门而言,其锁体和电子控制单元盒仍是唯一对应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子锁,具有结构简单、开锁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智能锁,包括手持锁体和固定锁体,所述手持锁体包括开锁控制单元和与固定锁体连接的对接口;所述固定锁体包括设置在其前锁体上与手持锁体连接的对接口,以及设置在其后锁体内的锁芯,锁芯的锁舌从后锁体的一侧伸出并与锁扣板锁合。
上述手持锁体的开锁控制单元通过感应卡,或IC卡,或指纹输入,或密码输入,或红外/遥控输入,或生物识别,或IB卡中的任一方式开锁。所述手持锁体设有感应线圈,或IC卡插槽,或指纹输入装置,或密码键盘,或红外/遥控输入装置,或生物识别装置,或IB卡接口。
上述手持锁体的对接口上设有若干个弹性触点,与固定锁体的对接口电气连接。所述手持锁体上还设有与固定锁体对应扣接的卡位。
上述手持锁体内置电池,并设有充电接口或通讯接口。
上述固定锁体的前锁体上的对接口上设有若干个环形电极,与手持锁体的对接口电气连接。所述固定锁体上还设有与手持锁体对应扣接的卡位。
上述手持锁体与固定锁体通过对接口实现电气连接,且所述手持锁体可相对固定锁体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
上述固定锁体的前锁体上设有与后锁体连接的信号线插接口。
本发明采用了分体式的锁体结构,每一个手持锁体可以对应多个安装于储物柜上的固定锁体,从而大大简化了固定锁体的结构,节省硬件成本。同时,本发明还简化了开锁程序,管理员或服务生只需要在领取手持锁体时进行一次开锁操作,之后就不需要再进行开锁手续,只要顾客一次开锁即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的储物柜或保管箱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手持锁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a)至图3(c)是本发明所述的手持锁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固定锁体的前锁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c)是本发明所述固定锁体的前锁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g)是本发明所述手持锁体的各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手持锁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禧,未经陈伟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扇框具有导流静叶的风扇
- 下一篇:一种建筑铜制品的修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