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式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9391.0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6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丹;何宇峰;何庆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宇峰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31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式 高压 钠灯 电子镇流器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电子镇流器的控制方法,尤其是数字式高压 钠灯电子镇流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式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是一种由MPU控制的电力电 子系统,在单片机上运行的软件控制着电子镇流器的正常工 作,单片机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钠灯工作时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目前一般的控制方法都采用顺序驱动控制,该控制方法虽 然流程结构简单,但是它的程序复杂,可读性差、修改、移稙 难。
在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中,一般都采用闭环恒功率控制, 传统的控制办法是采用PID控制法,但该方法的程序量大,一 般单片机难以满足,需要采用高级的控制芯片才能完成PID控 制所需的资源。因而所花费的成本也就更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字式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 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程序简单,程序量少,因而一般的单片机 就可以实现钠灯的闭环恒功率控制,不需要更多的高级MPU芯片,从而 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字式高压钠 灯电子镇流器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MPU控制单元判断是否要对市电电压采样电路进行电压采样及执 行;
B.MPU控制单元判断是否要对灯电压采样电路进行电压采样及执 行;
C.MPU控制单元判断是否要对灯电流采样电路进行电流采样及执 行;
D.MPU控制单元判断是否要对瞬时功率进行检测及执行,将采样回 来的灯电压值u与灯电流值i进行运算,得到一个瞬时功率值p (p=u*i),并判断这个瞬时功率值是否在设定的灯最小功率值与 最大功率值之间及做相应处理;
E.MPU控制单元判断是否要对市电电压进行检测及执行,确定市电 电压值是否在180-260v之间及做相应处理;
F.MPU控制单元判断是否要进行闭环恒功率测控;
所述步骤A-F各自独立工作,其顺序设置不分先后,每一步骤对应于一 个事件驱动及执行,共6个事件;所述6个事件被驱动的顺序设置也不 分先后,由MPU控制单元中的任务计数器的设置,进行事件驱动控制; 每一个事件驱动及执行后,该事件所对应的A-F中的一个步骤工作完成; 所述任务计数器设置有6个值,每个值对应一个事件驱动,所述6个事 件被驱动及执行完成后,即步骤A-F工作完成。
作为改进,所述MPU控制单元中的硬件计数器每13107us中断一次, 且每10次中断后(即131ms后),MPU控制单元进行一个事件驱动。
作为改进,所述事件驱动及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a)MPU控制单元中的中断计数器在到达预定值时,MPU控制单 元则进行事件驱动,所述每一个事件被驱动后,任务计数 器加1,若任务计数器累加次数达到6,则所述6个事件各 被驱动一次,完成一次事件驱动循环。事件驱动重新开始。
(b)第一个事件被驱动,即置市电电压采样任务标志为有效, MPU控制单元执行对市电电压采样电路进行电压采样的任 务;
(c)第二个事件被驱动,即置灯电压采样任务标志为有效,MPU 控制单元执行对灯电压采样电路进行电压采样的任务;
(d)第三个事件被驱动,即置灯电流采样任务标志为有效,MPU 控制单元执行对灯电流采样电路进行电流采样的任务;
(e)第四个事件被驱动,即置瞬时功率限制任务标志为有效, MPU控制单元将采样回来的灯电压值u与灯电流值i进行运 算,得到一个瞬时功率值p(p=u*i),并判断这个瞬时功率 值是否在设定的灯最小功率值与最大功率值之间,若否, 则MPU控制单元关闭PWM信号输出;
(f)第五个事件被驱动,即置市电判断任务标志为有效,MPU控 制单元执行对市电电压进行检测的任务,并判断市电电压 值是否在180-260v之间,若否,则MPU控制单元关闭PWM 信号输出;
(g)第六个事件被驱动,即置恒功率控制任务标志为有效,MPU 控制单元执行对闭环恒功率进行测控的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宇峰,未经何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9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