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炉膛卧式漆包机烘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8996.8 | 申请日: | 2008-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炳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兆欣;谢炳权 |
| 主分类号: | F26B3/00 | 分类号: | F26B3/00;F26B23/02;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 地址: | 528100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卧式 包机 烘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卧式漆包机的烘炉结构。
背景技术
漆包线行业是一个料重的行业,主要由铜和漆两种原料构成,在生产过程中,漆的固化成膜加热使用大量电能,是用电量最大的一个步骤,在漆包线的生产过程中油漆的缩聚固化和溶剂的蒸发同时进行,大量的溶剂蒸发带出的气味和空气污染。目前,我国漆包线行漆的固体含量一般在32%左右,最高不超过40%,而漆的溶剂仅是为了化学合成和固化缩聚而需要,在漆包线烘培过程中全部蒸发成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仅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率低,同时也污染了环境。为此,人们对烘炉的结构进行高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56975.7,发明名称为新型卧式催化燃烧热交换、热风循环漆包机烘炉,包括炉膛,炉膛内均匀铺设有电加热管,炉膛外设有排废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上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催化燃烧室及催化后吸排室,炉膛自中间分隔出溶剂吸排区,其端部设有吸排口一,在炉膛端部设有吸排口二,分别通向催化燃烧室,并通过风门一及风门二控制流量,所述催化后吸排室一端与排废风机的入口相通,排废风机的出口通向废气分配室,催化后吸排室上部还设有热交换室,其一端通过风门三通向炉膛入口,另一端分别通过风门四及风门五与废气分配室的循环口及鲜风风机相连。此专利当催化燃烧室内设两级催化区后可使气体的催化燃烧更加充分,排出后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其缺点是催化区的级数过少,导致区间间隔距离小,同时没有足够的氧气与溶剂混合,这样的结构不利于溶剂的充分燃烧;在催化后吸排室内设置的三角形气流分配装置,其前段封闭,设置有铁丝等金属材料,后段为迂回的风道,此结构的封闭区域内的铁丝所储的热能过高,导致气流分配装置内靠近封闭区域的气流温度过高,后段迂回的风道起不到匀风的作用。正是由于现有设备存在诸多问题,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都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此,如何提供一种废气回收率高、能耗低、炉膛及烘炉内部温度均衡的漆包设备不但是企业需要也是社会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温度均衡,而且环保、节能、高效的超宽炉膛卧式漆包机烘炉。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超宽炉膛卧式漆包机烘炉,包括炉膛及其内设置的热辐射装置,炉膛的上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催化燃烧室及催化后吸排室,催化燃烧室的两端设置有进、出气口,催化后吸排室的外围设置有热交换室,炉膛自中间分隔出溶剂吸排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吸排区设置有两处以上的进风口,催化燃烧室的进气口分别与炉膛端部及溶剂吸排区的进风口连通,催化后吸排室内设置有多通道气流分配装置,该装置中含有溶剂蒸流通道,该通道的左、右两侧及后端均设有蒸气进气口,中部设置有气流分隔板,该气流分隔板的外围设置配备有抽风机的抽气管道与溶剂蒸流通道相连通,该抽气管道出口连接热交换与热风循环装置,该装置设有热气出口连接热交换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催化燃烧室及催化后吸排室的外围分别设置有电加热管,催化燃烧室的进气口处开有分别与炉膛端部及溶剂吸排区的进风口连通的风门。
所述催化燃烧室内设置有四层以上的催化剂层将其分为若干段催化区,相邻两催化区之间设置有溶剂与氧气混合燃烧的腔体。
所述热交换与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热循环室,热循环室内装有U型风管,热循环室设有一出口直接排出大气,热循环室的下部设置有风道与热交换室相通。
所述热交换室位于催化燃烧室末端附近连通有进风通道,该进风通道上装有风机,热循环室的下部设置的风道位于热交换室顶部的中段位置,在热交换室内远离催化燃烧室一端还设有电加热管。
所热交换室内置迷宫式匀风装置,该装置包括多组挡风板,每组挡风板中含有两块相互错位的挡板,挡板从热交换室上下端面朝其室内延伸。
所述挡风板的高度为热交换室高度的1/2至3/4之间。
所述热辐射装置包括铺设在炉膛下部的多个并排设置的U型电加热管,该多个电加热分组安装在以炉膛中心所分隔的左、右两边,两组电加热管分别外接有温控装置,两组温控装置之间相互独立。
所述多个电加热管在炉膛的进出风口分布密,位于炉膛中部间隔大。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兆欣;谢炳权,未经林兆欣;谢炳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8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科装置
- 下一篇:在适用作牙齿再矿化剂的口腔用组合物中的钙的磷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