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更新提醒方法、系统、更新源服务器及接入服务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8854.1 | 申请日: | 2008-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12/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贤卿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更新 提醒 方法 系统 新源 服务器 接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通信网络中更新提醒方法、系统、更新源 服务器及接入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业务和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仅仅依靠用户的查找和浏 览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将更新信息主动的通知用户。网络通信系 统中的更新提醒业务主要用于向使用网络资源的用户提供与该用户关联的更新 提示信息。与该用于关联的网络信息可以为用户自己制定的网络信息,也可以 为网络中其他用户提供的某些网络信息服务等。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更新提示消 息去查看感兴趣或者对自己有用的新更新的网络信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实时向用户发送更新提示消息来提醒用户有新更新 的网络信息,具体为当有新的更新发生时,更新源服务器向用户客户端所在的 接入服务器发送更新通知;接入服务器接收到更新通知后实时地向在线用户客 户端发送更新提示消息;如果更新发生时,用户处于离线状态,那么接入服务 器将保存该更新提示消息,等用户上线后再发送该更新提示消息。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非实时的向用户发送更新提示消息来提醒用户有新 更新的网络信息,该方法与上述现有技术方法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接入服务 器接收到更新通知后有规律的向在线用户客户端发送更新提示消息,可以采用 一定时间间隔发送。
由于大量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业务出现,网络信息的更新会产生大量的更 新提示消息,而现有技术不管是实时发送还是有规律发送都需要将出现的更新 提示消息发送至用户客户端,那么接入服务器需要发送大量的更新提示消息以 及保存大量的离线消息,这样该服务器的性能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用 户客户端在主动查询时需要接收大量的更新提示消息,会给使用该客户端的用 户带来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更新提醒方法、系统、更新 源服务器及接入服务器。能够减轻数据传输量,提高更新提醒系统中各个设备 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新提醒方法,该方法 包括:
接收接入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用户客户端的触发通知,所述触发通知携带第 一用户客户端上一次的触发时间;
判断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最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后,向所述第 一用户客户端发送更新提示消息;
或,判断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最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后,向接 入服务器发送更新通知,使得所述接入服务器根据所述更新通知向所述第一用 户客户端发送更新提示消息;
其中,所述判断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最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具 体包括:
对比所述最新更新操作的时间和触发通知携带的所述第一用户客户端上一 次的触发时间;
如果所述最新更新操作时间晚于所述第一用户客户端上一次的触发时间, 则判断该最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更新提醒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用户客户端完成触发后向更新源服务器发送触发通知,所述触发通 知携带第一用户客户端上一次的触发时间;
接收更新源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触发通知后判断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最 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时发送的更新通知;
根据所述更新通知向所述第一用户客户端发送更新提示消息;
其中,所述判断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最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具 体包括:
对比所述最新更新操作的时间和触发通知携带的所述第一用户客户端上一 次的触发时间;
如果所述最新更新操作时间晚于所述第一用户客户端上一次的触发时间, 则判断该最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更新提醒系统,该系统包括:
接入服务器,用于在第一用户客户端完成触发后向更新源服务器发送触发 通知,所述触发通知携带第一用户客户端上一次的触发时间;
更新源服务器,用于接收接入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用户客户端的所述触发通 知,并在判断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最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后,向所 述第一用户客户端发送更新提示消息;
其中,所述判断与所述第一用户关联的最新更新操作为未提醒更新操作具 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8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化瓶盖加电磁膜机
- 下一篇: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