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胎压自动校正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8744.5 | 申请日: | 2008-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冠文 |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G01L17/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国杰 |
| 地址: | 528248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自动 校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套安装在汽车上,根据设定的胎压标准使用值,对真空内胎的汽车轮胎自动提供胎压检测、充气、放气的功能,以达到校正胎压到安全使用范围的车载胎压自动校正仪。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使用汽车过程中,不时遇到以下几种情况:1、早上上班或晚上下班时用车时,突然发现轮胎漏气,无所适从只能换上备胎才能使用;2、平时用车时发现胎压不够;3、在汽车美容店充气,由于其测量设备落后致使胎压过高;4、外出远途旅行时,须对轮胎压力校正,以避免安全隐患。除了以上各种情况外,还会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轮胎压力问题,但是目前现有技术及市场上均未发现有以车载形式出现的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仪器对轮胎进行即时的检测、充气、放气动作的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随车安全、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可解决各种原因引起的轮胎胎压问题的车载胎压自动校正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气路、微电脑控制器、校正压力数据存储器、驱动电路、微型空压机、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放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微型空压机、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放气电磁阀分别安装于气路上,气路的一支路上装有用于与汽车轮胎气嘴连接的气夹,驱动电路与微型空压机电联接,设有键盘、显示器、蜂鸣器的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路、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放气电磁阀、校正校正压力数据存储器、设定数据存储器电联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解决各种原因引起的轮胎压力问题,且本发明随车安装使用,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车更为安全、方便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令轮胎内气压导入导出的充、放气气路1,微电脑控制器2,校正压力数据存储器3,微型空压机的驱动电路4,提供压缩空气的微型空压机5,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6,放气电磁阀7,校正压力数据存储器3,设定数据存储器9。其中,微型空压机5、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6、放气电磁阀7分别安装于气路1上,气路1的一支路上装有用于与汽车轮胎气嘴连接的气夹8,驱动电路4与微型空压机5电联接,设有键盘21、显示器22、蜂鸣器23的微电脑控制器2分别与驱动电路4、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6、放气电磁阀7、校正压力数据存储器3、设定数据存储器9电联接。
本发明为了实现低成本和实用性独立开发了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其控制流程及实现方式为:由气源提供高压空气进入气路,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模拟线号经放大及A/D转换后,被微电脑控制器读取,同时微电脑控制器读取精确数字压力传感器的数字信号作为标准,校正后数据存出入EEPROM,校正结束后,按下按键,微电脑控制器读取精确数字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及已存储EEPROM校正压力数据,并同时显示作校验。检验成功后,取下EEPROM及模拟电桥式压力传感器,并以一对一的方式安装在车载胎压自动校正仪上。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流程为:电源开启后,传感器检测当前压力:1、如果当前压力不大于大气压强,再检测系统是否要强制充气,如果是就启动微型空压机对轮胎充气,充气过程中传感器检测轮胎压力是否与设定的压力相等,如果不相等就继续充气,如果相等,自动关闭微型空压机,则结束,然后蜂鸣器响。检查系统不时要强制充气,就跳回上一步(注:当轮胎气压全部跑光时,需用强制充气启动系统工作)。2、如果当前压力大于大气压强,则证明气夹夹住轮胎气嘴,轮胎气压导入气路系统。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如果小于设定压力,就开启驱动电路使微型空压机对轮胎充气,充气过程中传感器检测轮胎压力是否与设定压力相等,如果不相等就继续充气,如果相等自动关闭微型空压机,则结束,然后蜂鸣器响。3、如果当前压力大于大气压强,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如果大于设定压力,就开启放气电磁阀对轮胎放气,放气过程中,传感器检测轮胎压力是否与设定压力相等,如果不相等,就继续放气,如果相等自动关闭放气电磁阀,则结束,然后蜂鸣器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冠文,未经李冠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8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分析文档的段落来选择该文档的标签
- 下一篇:触摸面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