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网内穿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8638.7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徐蜀中;刘明宇;扶冰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18;H04N7/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视频会议系统 实现 穿透 方法 | ||
1.一种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网内穿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程序开始,系统读取配置文件,获得NAT上对本机的端口映射配置;
(2)获取映射配置后,终端实体侦听默认TCP端口;
(3)若有终端接入,将此连接放入连接管理列表中,并为此连接开启225线程,在225线程中创建connect包并初始化,发送组装好的connect包并进入下一步,若无终端接入则直接进入下一步;
(4)如果用户选择程序退出,则退出程序,否则继续侦听默认端口;
其中225线程包括:(i)收取Setup包,(ii)分析其中OLC得到对端发送/接收RTP数据的UDP端口Port1以及对方的IP地址IP1;(iii)从配置文件中获取已经在NAT上做了映射的UDP端口端,选取可用端口Port2;(iv)在可用端口Port2上启动到对方IP1:Port上的RTP发送线程;(v)创建connect包,并初始化,使其包含OLC字段;(vi)判断本端点是否处于NAT后,是则从配置文件中获得NAT地址,将NAT地址和可用端口Port2装入connect字段,然后进入步骤(viii),否则直接进入下一步;(vii)将本机地址IP和可用端口Port2装入connect包的OLC字段;(viii)在225连接上发送组装好的connect包;(ix)在上述端口Port2上启动接收线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网内穿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点控制单元上的端口和防火墙上的端口进行映射,分为两个映射段,分别用于UDP和TCP,其中一个TCP端口为系统中所有终端所共知的侦听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网内穿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客户端接入该多点控制单元后,客户端填写呼叫连接数据包, 将RTP数据接收地址填写该包中的打开逻辑通道参数,在RTP数据接收地址上启动客户端RTP接收线程,接收对方发送的RTP数据,在225线程连接上发送该数据包到多点控制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网内穿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点控制单元根据收到的呼叫连接数据包,解析得到客户端RTP接收地址,在此接收地址上启动多点控制单元RTP发送线程,并发送判断发送数据的的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是否处于防火墙后,如果是,则不立即发送数据,等待多点控制单元RTP接收线程的通知,当收到通知,动态调整目的传输地址,再开始发送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网内穿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点控制单元回复呼叫连接应答数据包,判断自身是否处于防火墙后,如果是则在呼叫连接数据包的打开逻辑通道参数中写入可用地址,如果不是则写入本机传输地址,在打开逻辑通道参数上启动多点控制单元RTP接收线程,在225线程连接上发送该呼叫连接应答数据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网内穿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收到呼叫连接应答数据包,解析得到多点控制单元的接收地址,启动客户端RTP发送线程,向对方的接收地址发送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网内穿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点控制单元RTP接收线程在收到对方发送的第一个RTP数据后,通过该RTP会话UDP套接字获得对方的公网地址,与呼叫连接数据包中的打开逻辑通道参数比较,如果客户端处于防火墙后,则将客户端公网告诉多点控制单元RTP发送线程,通知其动态调整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86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