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CCK调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7952.3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化雨;王士林;汪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69 | 分类号: | H04B1/69;H04W84/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局域网 中的 cck 调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领域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属于一 种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的扩频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应用广泛,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中, 例如IEEE 802.11b标准。在IEEE 802.11b标准中使用了称为互补码键控 (CCK,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的扩频方式,实际上可以看作扩频、 编码和调制相结合的方式。
CCK的码字(或称扩频序列)是多相位的互补码,既有拟正交性,又 有较好的非周期自相关特性。由于有拟正交性,因此码字间的欧氏距离较 大,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GW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信道中有 较好性能。由于有较好的自相关特性,因此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能产 生多径分集,接收机采用RAKE(耙状)接收能获得较好的性能。
与一般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扩频方式不同,CCK结合编码和扩频, 因此频谱利用率要比一般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高。由于这些原因,IEEE 802.11b中采用CCK作为高速率版本的扩频方式。
在IEEE 802.11b中,CCK将输入比特序列编码成4个相位,4个相位 再组合成8个相位,对应8个QPSK(四相平移键控)调制的码片序列,达 到扩频的目的。
当输入比特为4个时,比特速率和码片速率之比为1/2(称之为CCK 1/2),此时总共可以产生16个可能的扩频序列。当输入比特为8个时,比 特速率和码片速率之比为1/1(称之为CCK 1/1),此时总共可以产生256 个可能的扩频序列。
CCK 1/2的码字的欧氏距离大于CCK 1/1的欧氏距离,因此性能较好, 但频谱效率较低,适宜于信噪比较低的通信环境。
在IEEE 802.11b中,更低速的扩频方式不采用CCK的方式,而是将调 制符号直接点乘上扩频序列,这样类似于一个(n,1)编码系统。这种方式的 比特速率和码片速率之比为1/n或2/n(其中n为扩频序列长度,在IEEE 802.11b中为11),其频谱效率极低,但自相关特性比CCK 1/2和CCK 1/1 好,因此性能较好。
所以在现有CCK中,比特速率与码片速率之比从2/n到1/2,中间差 距较大,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性能,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中CCK调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 中存在的频谱效率和编码增益都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中CCK调制方法是以五比特输入十六码片输 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输入的五个比特的前两个比特用于DQPSK调制,得到相对 相位;
步骤B,将输入的五个比特的后三个比特映射为三个QPSK的相位。
在所述步骤A中,将前一码片序列的相位加上相对相位作为当前码片 序列的相位。
在所述步骤B中,后三个比特映射为以下三个QPSK的相位: 每个比特对应一个相位,固定然后按照以下公式组合成十六个相位:上述十六个相位对应十六个QPSK输出码片。
本发明所提供的CCK调制方法,通过构造新的码字结构,使得其比特 速率与码片速率之比介于2/n和1/2之间,其频谱效率比2/n的情形高,自 相关性和编码增益比CCK 1/2的情形好,而且其扩频增益是比两者都高(扩 频序列长度为1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CCK调制方法所涉及的扩频调制器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与现有的CCK方法的性能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CCK可以看作是Golay互补码的一个子类——多相位Golay互补码, 多相位Golay互补码的构造方法如下:
令代表一对序列(0≤φ0≤2π,0≤φ1≤2π, 0≤φ2≤2π),则A2与B2成为互补序列的充分条件是φ′2=φ3+φ1-φ0+π。
简单记为相位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7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