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点间通讯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7408.9 | 申请日: | 200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0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振;叶思海;徐日东;练仑;吴世军;夏泉源;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点 通讯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节点间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发展,通讯网络中单网元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
大容量带来了可靠性上的问题,如果一个大容量网元由于自然灾害、软件错误、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交换机故障,大量业务将受损。
由于容量的变大,可靠性问题变得尤为突出。通过将大容量网元异地分布式部署可极大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一个网元分成多个节点进行异地部署,在一个节点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接管故障节点的用户继续提供业务,不仅分散了大容量网元的处理负荷的分散降低单网元故障的损失,同时实现了地理容灾。
为实现单网元分布式部署,需实现分布式部署的节点间可靠和高效通讯。现有的通讯方法并没有给出解决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节点间通讯的方法和设备,以实现单网元分布式部署的节点间可靠高效通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间通讯的方法,应用于单网元的分布式部署的节点间,包括:
源节点通过本节点的消息网关向目的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应用消息头和应用消息体,所述应用消息头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信息,所述应用消息体包括节点通讯的内容,所述消息通过传输层协议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单网元的分布式部署的节点,包括:
消息收发单元,向消息网关发送目的地为目的节点的消息;
消息网关,从所述消息收发单元接收所述目的地为目的节点的消息并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所述发送的消息包括应用消息头和应用消息体,所述应用消息头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信息,所述应用消息体包括节点通讯的内容,所述消息通过传输层协议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元,包括多个分布式部署的节点,所述分布式部署的节点包括消息收发单元,通过所述分布式部署的节点内部设置的消息网关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应用消息头和应用消息体,所述应用消息头包括所述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信息,所述应用消息体包括节点通讯的内容,所述消息通过传输层协议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传输层协议承载,可以利用其已有传输控制功能保障通讯的可靠性。另外,由于直接承载应用消息头和应用消息体,不需要额外的编码转换等开销,因而通讯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个分布式部署网元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节点间通讯消息结构示意图;
图3为网元间通讯及本发明实施例的节点间通讯协议栈结构对比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节点间通讯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分布式部署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的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首先以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为例介绍一个分布式部署的网元。
图1中,多个物理上分布部署的节点组成一个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对外表现为一个单一的网元,与基站控制器、媒体网关、归属位置寄存器等其他网元进行信令交互。信令接入单元负责与周边网元的信令交互,外部信令通过信令接入单元接入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业务处理单元负责业务功能的处理,例如呼叫控制、计费等等,业务处理单元和信令接入单元是典型的两种分布部署的节点,但本发明不限与此两种节点。
一个节点的典型结构是包括多个硬件单元,如单板,本发明实施例中统一称为模块。一块单板上包括多个软件单元,本发明实施例中统一称为进程。节点间的通讯就是源节点上源模块的源进程发送消息到目的节点上目的模块的目的进程的过程。源和目的可称为发送方和接收方。同一节点内,模块间进程通讯或模块内进程通讯的方式,可以采用与现有集中部署的网元内部通讯相同的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在节点内设置MG(Message Gateway,消息网关)进行节点间消息通讯,所有跨节点的消息收发均通过MG进行集中分发,节点内部通讯可以不要经过MG。MG可以是节点内新增的一个模块,也可以是节点内已有模板的新增进程。出于提升可靠性或负荷分担的考虑,一个节点可以设置多个MG。MG与节点内其他进程的通讯,与现有节点内进程间通讯的方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7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缩机的回流预防设备
- 下一篇:用于估算涡轮增压器性能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