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7210.0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谭鑫煜;王辉;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K13/04;C08K7/14;C08K7/28;B29B9/14;B29C47/92;B29C47/10;C08L8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尼龙学名聚酰胺,含有极性很强的酰胺基团,能形成氢键,这种材料的特点是:1、结晶度高,熔点明显,表面硬度大,耐磨损,摩擦系数小,有自润滑性和消音性。2、低温性能很好,有一定的耐热性。3、无毒、无臭、无霉烂,有自熄性,耐候性好,但染色性差。4、化学稳定性好,耐海水、耐溶剂、耐油,但不耐酸。5、电绝缘性好,但易受温度的影响。6、吸水性大,水分影响尺寸的稳定性和电性能。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工艺制造中应用广泛,如在汽车、仪器仪表、机械、纺织等领域中,大多数采用这种材料作为零部件和结构件,但其吸水大,尺寸稳定性差等不足又限制了其更大范围的应用,可以通过填充增加改性剂来减少吸水率,保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工作,同时更可以增加刚性,降低高温蠕变性,收缩率,提高尺寸的稳定性、冲击强度、耐磨性和阻燃性。但其应用到实际的综合性能仍不能达到注塑产品的理想要求。
例如,现有汽车重要部件发动机罩盖多采用增强改性的尼龙材料制得。汽车发动机所处的环境比较极端,周边部件主要是发热和震动部件,要求发动机罩盖具有优秀的耐高温性能、抗震性能和注塑外观,能很好的起到防尘、防震、美观等作用。但现有改性的尼龙材料仍然没有达到发动机罩盖材料的严格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注塑外观不良,主要表现为表面有明显的玻纤外冒现象;2,抗震性不强,在高温强震动环境中材料使用寿命大打折扣;3,比重较大,不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尼龙组合物易出现玻纤外冒影响注塑件的外观;同时材料的抗震性不强、比重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降低材料的翘曲程度和防玻纤外冒,注塑件表面更光洁、清爽,能降低注塑件重量,同时消音和抗震效果良好的尼龙组合物材料。
一种尼龙组合物,原料包括:尼龙树脂;增韧剂;润滑剂;相容剂;表面处理剂;抗氧化剂;增强改性剂:纤维;填充物:空心玻璃微珠。
进一步优选,以重量百分量计,原料包括:
尼龙树脂 40%~65%
增韧剂 2%~5%
润滑剂 1%~2%
相容剂 0.3%~0.6%
表面处理剂 2%
抗氧化剂 0.5%~1%
增强改性剂:纤维 15%~35%
无机填料:空心玻璃微珠 10%~25%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尼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原料混合;
(2)塑化挤出;
(3)切粒及后处理。
本发明的尼龙组合物具有意外的有益效果:
1、组合物的内部相容性好,使材料的注塑件外观更为光洁、清爽。
2、组合物中的空心玻璃微珠能中和具有一维结构增强改性剂纤维的尼龙组合物材料沿取向方向和垂直于取向方向的收缩率,从而大大降低材料的翘曲程度,进一步改善了注塑件的外观,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3、组合物的整体密度明显降低,有利于塑料产品的轻量化。
4、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消音,抗震的作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尼龙组合物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仪器仪表、机械、纺织等零部件或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尼龙组合物易出现玻纤外冒影响产品的外观;同时材料的抗震性不强、比重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降低材料的翘曲程度和防玻纤外冒,注塑件的表面更光洁、清爽,能降低注塑件重量,同时消音和抗震效果良好的尼龙组合物材料。
一种尼龙组合物,包括:
尼龙树脂 40%~65%
增韧剂 2%~5%
润滑剂 1%~2%
相容剂 0.3%~0.6%
表面处理剂 2%
抗氧化剂 0.5%~1%
增强改性剂:纤维 15%~35%
无机填料:空心玻璃微珠 1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7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