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装配轴承时注胶固持的方法和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6774.2 | 申请日: | 200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巨宗鹏;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04;H02K1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鸿荫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装配 轴承 时注胶固持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机壳和支承物,尤其涉及轴承支承装置,特别是涉及电机装配轴承时注胶固持的方法和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电机采用轴承外圈间隙配合方式装配滚动轴承时,首先在轴承外圈直接涂胶装入端盖,然后再装配电机的方法。这种方法会有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因涂胶时,胶的用量不好掌握,过多或者过少,导致装配后轴承松动或胶水浸入轴承内部损坏轴承;二是装配后电机会因轴承同心度及其它装配方面问题的综合影响,使得电机在声音、振动等方面可能会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电机装配轴承时注胶固持的方法,使胶水在轴承与轴承室间隙内均匀分布,避免了胶水浸入轴承内部对轴承的损坏。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A.在设有间隙配合轴承室的电机端盖内侧,在所述轴承室环壁上边缘,等间隔地设置2至4处注胶缺口;
B.将装入了轴承的所述电机端盖装配到电机上,完成全部装配和校顺工序;
C.透过所述端盖上的各通风孔,从轴承室周边的各注胶缺口滴入胶水;
D.俟注胶缺口内的胶水完全渗入轴承室与轴承外圈之间的缝隙后,多余的胶水将潴留在所述注胶缺口内一并固化。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的胶水是用于粘合金属圆柱形零部件并粘合间隙很小的情况的胶水,尤其可采用乐泰648胶。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设有间隙配合轴承室的电机端盖内侧,在所述轴承室环壁上边缘,等间隔地开设置2至4处注胶缺口;各注胶缺口的缺口面向轴承室(101)的中心轴线,以便胶水直接流入轴承室环壁与轴承外圈的间隙内;注胶缺口(103)底部须低于轴承(102)装入轴承室(101)后的轴承(102)上端面为2~3mm;俯视注胶缺口(103)呈方形或园弧形。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胶水的流动性,能更好地保证胶水在轴承室与轴承外圈间隙的均匀平分,达到轴承与轴承室间的固持,避免了胶水浸入轴承内部对轴承的损坏,同时电机与轴承配合度提高,大大降低电机的噪声与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机装配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机装配轴承加胶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轴承与轴承室装配结构剖示图。
图4是本发明轴承与轴承室装配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机装配轴承时注胶固持的方法,包括步骤:
A.在设有间隙配合轴承室101的电机端盖内侧,在所述轴承室101环壁上边缘,等间隔地设置2至4处注胶缺口103;
B.将装入了轴承102的所述电机端盖装配到电机106上,完成全部装配和校顺工序;
C.透过所述端盖上的各通风孔,从轴承室101周边的各注胶缺口103滴入胶水105;
D.俟注胶缺口103内的胶水完全渗入轴承室与轴承外圈之间的缝隙104后,多余的胶水将潴留在所述注胶缺口内一并固化。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的胶水是胶水是用于粘合金属圆柱形零部件并粘合间隙很小的情况的胶水,尤其可采用乐泰648胶。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配合本方法的实施,提供一种电机装配轴承时注胶固持的结构:在设有间隙配合轴承室的电机端盖内侧,在所述轴承室环壁上边缘,等间隔地开设置2至4处注胶缺口;各注胶缺口的缺口面向轴承室101的中心轴线,以便胶水直接流入轴承室环壁与轴承外圈的间隙内;注胶缺口103底部须低于轴承102装入轴承室101后的轴承102上端面为2~3mm,其高度差h如图2所示;俯视注胶缺口103呈方形或园弧形。
实现证明,按照本发明技术方案改进现在技术的马达装配,未增加装配难度,马达与轴承配合度提高,大大降低马达的噪声与振动。
上述过程为本发明优选实现过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本上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代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6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