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化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6677.3 | 申请日: | 2008-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邓慧芬;雷裕东;刘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化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化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化 成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因其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 电压高、寿命长、环保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产 品中。
化成是指对电池进行首次充放电的过程。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的 化成步骤是制造电池的重要阶段,化成关系到电池的容量高低、自放 电性能等多方面的品质。
目前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采用的化成方法是:先以0.01C-1C的电 流进行小电流恒流充电,再以0.05C-10C的大电流恒流充电,然后在 30-80℃陈化0.5-160小时。通过该方法化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储存 的时候自放电现象严重,低电压电池比率大的问题,严重影响锂离子 二次电池的性能,还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化成方法中生产的电池自放电现 象严重,电池低电压比率高。
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的发现:造成电池自放电现象严重的根本原 因是金属杂质引发的锂枝晶所导致的,由于电芯正极中的金属杂质(主 要为Fe和Ni)会在首次充电过程中聚集到负极表面,以大晶粒形态呈 现,采用现有技术的化成方法,大晶粒的金属杂质会堵塞在石墨层间 空隙,造成Li+无法嵌入,从而Li+堆叠在金属单质上形成锂枝晶,容 易诱发电池内部微短路,造成锂电池自放电严重,低电压电池比率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化成方法,该方法在化成温 度下对电池进行化成,第一阶段以恒流充电至V2伏特,然后在V2-V1伏特循环恒流充放电至少1次,第二阶段以恒流充电至V3伏特,电压 V1<电压V2<电压V3。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恒流充电至V2伏特,然后在V2-V1伏特循 环充放电至少1次,可以使金属杂质Fe和Ni在正负极上往返运动, 打散其在首次充电中形成的大晶粒,变成更多的小颗粒散布在负极表 面,这样即使Li+无法嵌入到石墨层内而堆叠在金属单质上,也会因为 颗粒直径较小而不会形成能影响电池微短路的锂枝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有效抑制电池自放电现象,降 低低电压电池比率,避免能源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 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化成方法,该方法在化成温度下对电池进 行化成,第一阶段以恒流充电至V2伏特,然后在V2-V1伏特循环恒流 充放电至少1次,第二阶段以恒流充电至V3伏特,电压V1<电压V2<电压V3。
所述化成温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本发明电池的化成温 度优选为20-40℃。
所述V2-V1伏特循环恒流充放电是指从V2伏特以恒流放电至V1伏特,再从V1伏特以恒流充电V2伏特为一次V2-V1伏特循环恒流充放 电。
其中,电压V1优选为2.3-2.5V,更优选为2.45-2.5V;电压V2优 选为3.5-3.7V,更优选为3.5-3.55V;电压V3优选为3.85-4.0V,更优选 为3.85-3.95V。
其中,恒流充电电流为0.01-0.1C,优选第一阶段恒流充电电流为 0.02-0.05C,第二阶段恒流充电电流为0.08C-0.1C;
其中,放电电流为0.01-0.1C,优选为0.03-0.08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6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