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GN网络中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6520.0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4 | 分类号: | H04W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gn 网络 消息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GN网络中消息的处理方 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FMC(Fixed-Mobile Convergence:固定移动融合)是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长期的发展目标,目前认为通过引入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能够实现固定和移动核心网络的融合,从而带 动业务和终端层面的融合,形成单一网络并提供所有形态的业务,是FMC也是 固网和移动网络发展的目标。固网、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 手持电话系统)、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及宽带等业务 的初步融合工作,增强用户黏性,减缓用户和业务流失,是运营商的迫切要求。
目前基于IMS的FMC仍处于试验和研究阶段,缺少必要商用网络,没有成 熟的运营经验,实现固定移动融合的IMS产品技术成熟度、提供融合业务的能 力以及业务运营模式等仍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目前的产品还只是针对IMS某 些应用,例如许多运营商根据自身的需求,对标准化组织提供的IMS系统进行 裁剪,并不是完整意义的IMS网络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在NGN网络中支持漫游呼叫的解决方法,能够在现 有固网下初步实现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满足运营商的迫切要求。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NGN网络中消息的处理的方法,包括:
拜访软交换设备接收漫游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拜访软交换设备将所述消息转换为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 起协议)消息;
拜访软交换设备将所述SIP消息上报给家乡软交换设备。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软交换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消息;
漫游识别模块,用于漫游用户设备的识别;
转换模块,用于将漫游用户设备消息转换成SIP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家乡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SIP消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可知,拜访软交换设备将漫游用户设备的消息转 换为SIP消息并上报给家乡软交换,使用户设备漫游后呼叫仍然在家乡软交换 设备中完成,有利于权限、业务和计费的集中控制,保持了用户业务体验的一 致性。在NGN网络中初步了实现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满足运营商的迫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拜访软交换设备注册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基本呼叫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拍叉类业务流程图;
图4拜访软交换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拜访软交换设备向家乡软交换设备注册流程图。用户设备向拜访软 交换设备注册时,拜访软交换设备识别用户设备为漫游设备,通过转换模块向 家乡软交换设备发起SIP注册流程,其步骤如下:
101.拜访软交换设备发送SIP注册消息给家乡软交换设备。
102.家乡软交换设备完成SIP注册流程,同时提取拜访软交换设备发送SIP 注册消息中的参数,完成位置区的更新,注册成功则返回200OK响应消息给拜 访软交换设备。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中,对上述SIP注册消息(即REGISTER消息)进行扩 展,以携带用户设备的注册参数,如注册类型、位置信息,透明传输给家乡软 交换设备。步骤102中,同样地对200OK响应消息进行扩展,用来透明传输注 册结果、用户签约信息以及鉴权信息等数据返回给用户设备。通过对SIP消息 的扩展,实现了拜访软交换设备和家乡软交换设备之间参数的传递。
本实施例中识别用户设备为漫游设备可以是通过判断用户设备的号码段 来实现的。
用户设备向拜访软交换设备注册可以发生在开机或软件登录时,成功完成 SIP注册后,用户设备就可以发起呼叫。
实施例二描述的是漫游用户设备通过H.248协议接入拜访软交换设备呼叫 流程,如图2所示,其步骤如下:
201.用户设备上报摘机信号给媒体网关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6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板用隔声垫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用型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及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