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床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6024.5 | 申请日: | 200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6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广基 |
| 主分类号: | A47C27/06 | 分类号: | A47C27/06;A47C27/22;B32B3/24;B32B5/22;B32B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床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床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经济、实用并且有利于人们睡眠时身体健康的床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流动和迁徙越来越频繁。大量的人们怀着各自的梦想离开原有熟悉的家,前往陌生的地方去安置新的家。通常床褥是安家必备的床上用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由于经济实力、居住的不稳定性,通常喜欢选择一些经济实用的物品作领时之用。现有的海绵床褥就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这种床褥便宜、携带保管方便和有一定的舒适性,特别适合临时之用。但是,用海面材料制作的床褥太软、受力后容易塌陷变形,而且不容易复原。早上起床,通常人们感觉会腰酸背疼,长期使用,对人体的脊椎容易造成损伤。业界一直在关注广大流动人口的实际困难,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经济实用,而又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床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海绵床褥太软、易变形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经济实用、又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床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床褥结构,其包括由多层不同密度的聚乙烯层贴合而成的床褥芯板,该床褥芯板的至少一外表面粘合有海绵层,该床褥芯板上设有连着海绵层内表面的通孔。
本发明的一优选方案,所述床褥芯板的上、下外表面分别粘合有海绵层,床褥芯板包括:中间的加强层、设于该加强层上、下表面的第一聚乙烯发泡层、设于该上、下第一聚乙烯发泡层外表面的第二聚乙烯发泡层、设于该上、下第二聚乙烯发泡层外表面的第三聚乙烯发泡层,所述第一、三聚乙烯发泡层的密度大于第二聚乙烯发泡层的密度。
其中,所述的通孔为穿透床褥芯板而通向所述海绵层内表面的直径为5-30mm的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床褥芯板通孔的周围还设有导向孔,该导向孔穿透床褥芯板的加强层、第一、二聚乙烯发泡层而通向第三聚乙烯发泡层的内表面,该导向孔中设有弹簧。
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方案,所述加强层和第一、二聚乙烯发泡层均匀开有几何图形孔,所述第三聚乙烯发泡层对应该几何图形孔处设有数个5-30mm的圆形通气孔,该几何图形孔中设有适配的弹性件。
其中,所述的几何图形孔为矩形孔、圆孔或椭圆孔的任一种;所述的弹性件为海绵体或适配的弹簧。
本发明所述的加强层为铝合金框式结构层、木质框式结构层、聚氨酯框式结构层或厚度为0.2-2mm的聚乙烯实心结构层的任一种。
所述的海绵层取值为5-50mm;第一、三聚乙烯发泡层厚度为1-10mm、而密度为3-10磅/立方英尺;第二聚乙烯发泡层的厚度为10-30mm、而密度为1-3磅/立方英尺。
所述床褥芯板的上、下两表面分别通过热溶性接着剂与有海绵层粘合。
本发明的第三优选方案,所述床褥芯板的上、下外表面分别粘合有海绵层,床褥芯板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发泡的中间层、设于该中间层上、下表面的带有所述通孔的高密度聚乙烯发泡层、设于床褥芯板一侧面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发泡层与海绵层之间的天然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沿床褥宽度方向开有多条通气槽、沿床褥长度方向开有多条凹槽和至少设有两条加强铝管。
本发明的第四优选方案,所述床褥芯板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发泡的中间层、设于该中间层上表面的带有所述通孔的由不同密度聚乙烯发泡层叠合的加强型复合层、设于该中间层下表面的高密度聚乙烯发泡层、设于加强型复合层外侧面与海绵层之间的天然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沿床褥宽度方向开有多条通气槽、沿床褥长度方向开有多条凹槽和至少设有两条加强铝管,所述床褥芯板的上表面粘合有一海绵层,海绵层的表面呈凹凸状,并覆盖一层布料,该布料从海绵层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加强型复合层的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广基,未经张广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6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