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缓存溢出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5645.1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0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谷安文;李斌;周素萍;陈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8;H04N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缓存 溢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缓存溢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流媒体视频业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一项重要应用。目前,3G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流媒体视频业务,包括流媒体视频点播业务和流媒体视频直播业务。随着3G的不断发展,流媒体视频业务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由于3G网络的不稳定性,例如:3G网络受多经、弱覆盖等影响,信号的误码率增大,数据重传的次数增加,导致一段时间内传输链路吞吐率过大,网路节点堆积了大量流媒体视频业务数据帧。当堆积的流媒体视频业务数据帧过多,超过了网络节点缓存的负荷,就会产生缓存溢出,丢弃此时到达的部分流媒体视频业务数据帧。
现有控制缓存溢出的方法包括:缓存队列长度管理技术以及随机早期检测技术。缓存队列长度管理技术是对每个缓存队列设定一个最大长度,并且通常以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的个数为单位,当队列长度小于最大长度时,网络节点接收到达的所有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一旦队列长度达到最大长度,就拒绝接收随后到达的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但是若队列中有的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因为被发送而离开队列,导致队列长度小于最大长度,网络节点会继续接收到达的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
随机早期检测技术根据缓存内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的情况动态控制缓存溢出。随机早期检测技术不是简单地当缓存满了才丢弃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而是以一定的概率丢弃到达的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具体来说,当缓存内的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较少,则到达的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不大可能被丢掉,当缓存内的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较多,则表示当前发生了拥塞,到达的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很有可能被丢掉。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上述两种现有方法至少存在如下缺点:当发生缓存溢出时,对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不加分辨就直接丢弃,如果丢弃的视频帧携带有重要信息,就会严重影响流媒体视频业务的业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缓存溢出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流媒体视频业务视频帧不加分辨就直接丢弃的问题。
一种控制缓存溢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缓存队列中缓存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值;
若所述缓存队列中所述缓存数据量大于预设门限值,根据所述缓存队列中视频帧的类型和位置,丢弃错误扩散范围小的视频帧。
一种控制缓存溢出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缓存队列中缓存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值;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缓存队列中所述缓存数据量大于预设门限值,根据所述缓存队列中视频帧的类型和位置,丢弃错误扩散范围小的视频帧。
可以看出:当缓存队列负荷过大,达到溢出门限时,根据视频帧的类型和位置有选择地控制缓存溢出,从而提高了流媒体视频业务的业务质量,有效减少了画面中的马赛克、跳跃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一;
图4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优点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各种视频帧,例如,可以适用于音视频混合编码的视频帧,也可以适用于视频单独编码的视频帧,并不限定其类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到的缓存,可以适用于各种端到端的网络,可以适用于各种网元的各个层次,并不限定其应用范围。
请参考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一,包括:
步骤101:判断缓存队列中缓存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值;
步骤102:若所述缓存队列中所述缓存数据量大于预设门限值,根据所述缓存队列中视频帧的类型和位置,丢弃错误扩散范围小的视频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存数据量,例如,可以是包的个数,也可以是视频帧的个数,也可以是缓存空间大小(bit),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其具体表现形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图1所示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