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5325.6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8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传;薛树远;黄俊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A63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多个突出部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电子装置逐渐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特别是一些手持式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摄像机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由于体积小,功能多,使用方便,更是被现代人随身携带。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当其在使用手持式电子装置时,可能由于急着赶路,或不小心碰撞到其它人或物体而使得手中的电子装置掉落,因而造成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损坏。使用者也可能因为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握持表面过于光滑而无法紧握手持式电子装置,使得手持式电子装置容易从手中滑落。
另外,电脑游戏现今变得越来越普遍,而用于玩电脑游戏的遥控器也开始为人们所熟识。游戏者通常手持遥控器控制电脑中的人物来玩游戏,但是由于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有大幅度的运动动作,而且游戏者又处于激动之中,很有可能会使手中的遥控器飞出,这样,不但遥控器容易损坏,而且还可能伤到游戏者自己或其它人。当然,现在有部分厂商提供可保护遥控器的硅胶套与防止摔落遥控器的吊绳。但是,额外制作的硅胶套及吊绳又会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藉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以及多个突出部。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由第一材料形成。多个突出部由第二材料形成。第二材料的硬度较第一材料低,且突出部以双料射出成型制程形成于主体。
当本发明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被一使用者握持时,其不易从使用者手中掉落、滑落或飞出,多个突出部除了可以防止手滑之外,万一发生碰撞或掉落时,也可以提供保护与缓冲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正视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一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4B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100为一游戏遥控器。在其它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可为其它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图2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侧视图。图2B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请同时参考图1~图2B,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主体110、多个突出部120、多个操作按键130、游戏杆140以及电路板150。主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2与第二壳体114,第二壳体114用以结合第一壳体112,以形成一容置空间160,电路板150放置在容置空间160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2是上壳体,第二壳体114是下壳体。第一壳体112上设置操作按键130与游戏杆140,第二壳体114主要用以被使用者握持,且第二壳体114的大部分面积会与使用者的掌心相接触。电路板150耦接操作按键130与游戏杆140,用以接收操作按键130或游戏杆140所产生的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2与第二壳体114为第一材料所形成。第一材料例如是塑料。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2与第二壳体114亦可由不同材料所形成。例如,第二壳体114由第一材料所形成,而第一壳体112由不同于第一材料的材料所形成。
突出部120为第二材料所形成,且其以双料射出成型制程形成于主体110上。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120例如为长条状,且分别形成于第一壳体112与第二壳体114上。第二材料的硬度低于第一材料的硬度,以使手持式电子装置在被握持时,不易掉落或飞出,并提供较好的握持舒适感。第二材料例如是硬度为30度的橡胶。
在其它实施例中,突出部120可以形成于第一壳体112或第二壳体114上,突出部120的形状亦可为弧状或其它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