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购物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4428.0 | 申请日: | 2008-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1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7/00;G06Q20/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胜光;王 英 |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购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购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通过 超市购得。连锁超市和小型超市已经遍布各地,人们可以很方便的从 购物架上取下货物,将其放入购物袋、购物篮或者购物车中,再到超 市的结账口进行结账。这样的购物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因为它方便顾 客选购商品,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并且提高了超市的销售量。
按照这样的购物方式,顾客到达结账台时需要将商品一件一件取 出并放到购物台上,由收款人员对商品进行逐件计费和消磁,然后计 算出总的商品价格并由顾客支付。在这里,顾客支付以后还需要顾客 自己或者专门的服务人员帮助顾客一件一件的将商品放回购物车或 者顾客自己的购物袋中。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大大增加了其他等 待结账顾客的等待时间。我们经常可以在超市看到有大量的顾客在等 待结账的场景,一部分顾客甚至由于无法忍受较长的等待时间而放弃 购物,这一方面降低了超市的销售量,一方面超市还需要安排专门的 人员将顾客遗弃不买的商品从购物台分类放回原处,对于一些冷冻或 者散包装的商品,超市将无法将商品放回,从而给超市带来巨大的经 济损失和浪费。另外,冗长的等待时间会降低顾客对超市的满意度, 影响超市的形象和声誉。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购 物系统,其可以减少顾客的结账等待时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种设置在电子购物 装置中的NFC读写器,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商品的信息;天 线单元,布置在所述电子购物装置的边缘处,用于将读指令发送给 NFC商品标签并且接收所述NFC商品标签响应所述读指令而发送的 包含商品的信息的信号;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天线单元发送 所述读指令并且根据所述天线单元接收的所述信号更新所述存储单 元中存储的商品的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种计费装置,包括: NFC读写器,用于从电子购物装置中读取所述电子购物装置存储的 放入在所述电子购物装置中的各个商品的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 商品的信息;商品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所有商品的信息;显示单元, 用于显示信息;控制器,用于将所述NFC读写器接收的商品的信息 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将所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商品信息与所述商 品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商品的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存储单元所存 储的商品信息与所述商品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商品的信息是否匹配,当 确定所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商品信息与所述商品信息数据库存储的 商品的信息匹配时,基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商品信息计算商品总 价,以及将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商品信息和所述计算的商品总价发送 给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以及,电源单元,用于向所述计费装置提 供工作电源。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购物系统的组成示意 图。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NFC(近场通信)商品标 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在电子购物袋上的 NFC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A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线圈布置次序的示意 图。
图4B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当商品被放入电子购物袋 时天线线圈所接收的信号的示意图。
图4C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当商品被从电子购物袋中 取出时天线线圈所接收的信号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计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购物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计费方法的流程图。
在所有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步 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购物系统的组成示意 图。如图1所示,电子购物系统10包括NFC(近场通信)商品标签 100、电子购物袋200和计费装置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爱思开电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4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