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陀螺船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3288.5 | 申请日: | 2008-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孙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照云 |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0F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541安徽省巢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陀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水面、水下、 沙漠、沼泽、陆地及空中的多种环境中行驶的交通运输工具。
技术背景
目前人类现有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陆地上的车辆、水面上的船只、水下的潜艇、空 中的飞机等都是利用局部的转动(如:轮、螺旋桨、涡轮等)作用于物体(如:地面、 水、空气等),利用物体的反作用力,获得整体的平动运动(如:车厢、船体、机舱等)。 整体的平动运动的缺点是:
(1)安全性差:在受外力影响下易发生整体平动加转动的复合运动现象(如: 翻车、翻船、飞机失控等)。
(2)在高速运动时受环境的阻力较大。
(3)不能适合在多种地理环境中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交通工具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平面运动时受环境的阻力较 小,并能适合在多种地理环境中行驶,且安全性高的交通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在陀螺状的外壳体8内装有一台机车1,通过机车连接杆18和中心轴2相连,机 车1可以环绕外壳体8内壁做相对的圆周运动。在地面参照系中,机车1在外壳体8 内壁上绕中心轴2做爬坡运动,当外壳体8外壁与接触物体的摩擦系数足够大时,在机 车1的重力作用下外壳体8向前滚动,带动其它部件做平面运动。利用蹼9打开和关闭 使外壳体8的外缘与接触物体产生摩擦系数差,陀螺船的即时速度等于外壳体8周长的 展开,外壳体8的运动为整体平动加转动的复合运动。利用现有飞机上的翼6、升降舵 7和方向舵5的技术,来实现左右平衡、升降及方向控制操作。利用现有的摄像头12 和显示器13的技术来实现外壳体8内外的信息交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陀螺船的外形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陀螺船的外形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2的D-D剖视图。
具体设计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图3中,机车1通过舱门14进入外壳体8中,然后接通电源和供氧管道,利用 机车1的电源固定好机车连接杆18、开启摄像头12和显示器13、收缩舱门撑杆19、 关闭舱门14的同时打开栓键20,再收起伸缩式支撑杆15。开动机车1向前运动,因为 在地面参照系中,机车1在外壳体8的内壁是向前的爬坡运动,由于机车1的重力作用 使外壳体8延箭头E的方向旋转,当外壳体8外壁与接触物体的摩擦系数足够大时, 外壳体8的运动为平动加转动的复合运动,并带动陀螺船的其他部分做平动运动。利用 现有飞机上的翼6、升降舵7和方向舵5的技术,来实现滑翔、左右平衡、升降及方向 的控制操作。利用现有的摄像头12和显示器13的技术来实现外壳体8内外的信息交流。
所述的储存罐体10是分割为储氧箱16和储水箱17或更多不同用处的箱体。所述 的储水箱17还可具有潜水艇的载水舱的作用,以增加陀螺船自重潜入水下。
所述的蹼9由于陀螺船要适合在多种地理环境中行驶,除陆地、沙漠之外,外壳体 8外壁与接触物体(水面、水下、沼泽及空气)的摩擦系数都不够大,所以在外壳体的 外壁上设有蹼9,蹼9的设计面积和密度取决于外壳体8外壁与接触物体(水面、水下、 沼泽及空气)摩擦系数的大小。当外壳体8延箭头E的方向旋转,每对蹼9在旋转至 箭头F位置时打开,增加外壳体8外壁与接触物体的摩擦系数;每对蹼9在旋转至箭 头G位置时关闭,恢复外壳体8外壁与接触物体的摩擦系数。
所述的排废窗4是废气和废水的排出装置,既可以设计在中轴轴承3的外面,也可 以设计在空心的中心轴2中。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机车1的重量必须占总重量的30%以上,利用“不倒翁”的设计原理,保证 陀螺船有一个较低的重心。如果在外力的作用下陀螺船发生类似于翻车现象的可能较 小,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陀螺船有以下优点:
a.陀螺船重心低,机车1的位置稳定。
b.只会使外壳体8绕中心轴2翻滚,机车1和其它连接部件是不会翻滚的。
2.外壳体8是回转刚体,不仅较平动刚体具有阻力小的特点外,在高速转动时还 具有陀螺仪的角动量守恒特性,因而转动轴线(中心轴2)的方向稳定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照云,未经孙照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用车隐形吸能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复合保温砖或砌块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