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模铸电感的方法及分段模铸电感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3162.8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林伙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集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1F37/00;H01F27/29;H01F1/09;H01F4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文***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电感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分段模铸电感,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分段制造模铸电感的方法及一种分段模铸电感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是电路中的一种重要组件,可以达到滤波、储能、匹配、谐振的功用。在电子产品日趋小型化,可携式,元件高密度装配下,电感元件得以快速发展,且在电磁兼容的考量下,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消除更成为电子产品的基本要求,各国均订定许多法规来约束,只有符合规定才可销售,更加重电感需求及应用。
目前电感元件的制造方式,是在模具中直接将线圈置于磁性材料上方后,再以磁性材料填充覆盖,然后一次压铸成型。如此的作法,由于线圈并未固定,容易因为充填过程中的挤压而位移。此外,由于高压工艺的压力约为15至20吨/平方英时的高压,线圈在直接承受这样的高压下,容易造成形变或破损,而使电感元件制造的良率及性能大幅下降。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新的模铸电感,能够强化线圈及磁性材料结合时的定位能力,更进一步提升模铸线圈结构的电感特性,这是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分段模铸电感结构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以一高压工艺施加于一第一材料以形成一底座,底座的一中央区域包含一中柱;提供一金属线圈,其中金属线圈包含一中空部份;结合金属线圈及底座,以使该底座的中柱穿置于该金属线圈的中空部份;将已结合的金属线圈及底座置入一封装成型模具中;以及以一高压工艺充填一第二磁性材料,形成分段包覆结构于金属线圈及底座上,以使金属线圈及底座为包覆结构所包覆,形成分段模铸电感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模铸电感结构,包含:一底座、一金属线圈及一包覆结构。底座包含一第一材料,底座的中央区域包含一中柱;金属线圈,包含两端点及一中空部份,中空部份穿置于底座的中柱上;以及包覆结构包含第一磁性材料,其中包覆结构包覆底座及金属线圈;其中金属线圈的二端点分别连接于一外部电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底座的中柱结构,一方面提供金属线圈一支撑力及定位作用而不易形变或破损,一方面使金属线圈中间的磁通量增加,使得分段模铸电感结构的电感特性大幅提升,而轻易地达到上述的目的。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该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本发明的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将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分段模铸电感结构的立体透视图;
图1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分段模铸电感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以一第一阶段高压工艺形成底座的侧视图;
图1D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以一第二阶段高压工艺形成包覆结构的侧视图;
图2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分段模铸电感结构的立体透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分段模铸电感结构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制造一分段模铸电感结构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集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集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