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3029.2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大馆一夫;松原荣介;吉田和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壁挂式空调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空调机的普及中,提高连接配管的作业的安全性是必需的。作 为现有的安装在壁面等上的空调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73621 号公报)及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6856号公报)所记载的空调机。以 下,参照附图说明现有的空调机的安装装置。
图6表示现有的空调机的安装装置。通过将贯通穿孔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 安装孔1a的螺钉2拧入壁面3,从而将安装板1固定在壁面上,并通过挂在 安装板1上而安装空调机4。在这里在连接配管时,而且尤其是在横向连接配 管时,为了确保连接配管所需的空间,通常以安装板1的上部为支点使空调机 4倾斜。
另外,图7说明现有的空调机的安装装置。与图6相同,通过将贯通穿孔 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1a的螺钉2拧入壁面3,从而将安装板1固定在 壁面上,并通过挂在安装板1上而安装空调机4。空调机4在进行配管连接后, 在将空调机4主体的机壳4a的背面上部及背面下部的配合爪挂在安装板1的 上止动部及下止动部上之后,把持空调机主体调整空调机4的左右位置。
然而,在图6的向安装板1的上止动部及下止动部挂空调机4时,若以安 装板1的上止动部为支点使空调机4倾斜,则空调机4被强行向上方移动,空 调机4的机壳4a的背面上部的配合爪4b从安装板1的上止动部1a部脱落, 有可能导致空调机4落下。
而且,在图7的向安装板1的上止动部1a及下止动部1b挂上空调机4之 后,在把持空调机主体调整空调机4的左右位置时,由于安装板1的上止动部 1a及下止动部1b的侧面,空调机4的机壳4a的背面上部的配合爪4b及机壳 4a的背面下部的配合爪4c与其干涉,有可能导致损伤和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连接配管时以安装板的上止动部为支 点使空调机倾斜,也不会容易从安装板脱落的空调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空调机具备换热器、吹出由换热器进行了热 交换的室内空气的送风风扇、内装有换热器及送风风扇的机壳、以及用于安装 在壁面上的安装板,机壳的背面上部具备向下方延伸的配合上爪,并且配合上 爪在与壁面相反的面上具有凹部,安装板的上部具备向上方延伸的上止动部, 并且上止动部具有朝向壁面方向的凸部,在以上止动部的上端为支点使空调机 倾斜了时,配合上爪的凹部和上止动部的凸部抵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连接配管时以安装板的上止动部为支点 使空调机倾斜,也不会容易从安装板脱落的空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的后视图及侧面剖视图。
图3是使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以安装板的上止动部为支点倾斜了时的侧 面剖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后视图及平面剖视图。
图5是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后视图及平面剖视图。
图6是现有的空调机的安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现有的空调机的安装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
5-空调机,6-机壳,7-配合上爪,8-配合下爪,9-凸部,10-螺钉, 11-壁面,12-安装板,13-上止动部,14-下止动部, 15-上止动部的凸部,16-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涉及本发明的空调机具备换热器、吹出由换热器进行了热交换的室内空气 的送风风扇、内装有换热器及送风风扇的机壳、以及用于安装在壁面上的安装 板,机壳的背面上部具备向下方延伸的配合上爪,并且配合上爪在与壁面相反 的面上具有凹部,安装板的上部具备向上方延伸的上止动部,并且上止动部具 有朝向壁面方向的凸部,在以上止动部的上端为支点使空调机倾斜了时,配合 上爪的凹部和上止动部的凸部抵接。由于构成为在以上止动部的上端为支点使 空调机倾斜了时,配合上爪的凹部和上止动部的凸部抵接,所以即使在连接配 管时使空调机倾斜,空调机也不容易从安装板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状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炉隔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