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管缝隙式气吸排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2285.X | 申请日: | 2008-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国;史智兴;马立;姜海勇;马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缝隙 式气吸排种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中播种机的一种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播种机常用的排种器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机械式排种器常见的有槽轮式和窝眼式等。气力式排种器又分为气吸式和气吹式。生产中常用的气吸式排种器主要用于播种玉米,播种小麦的排种器多为槽轮式排种器,槽轮式排种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能够满足一般的播种要求;但对于追求高产进而对播种质量要求更高的情况下,槽轮式排种器由于其排种的脉动性,对播种均匀性有不利影响。而用于播种玉米等大粒作物的圆盘气吸式排种器又不适于播种小麦等小粒作物,因此,开发一种排种质量好,适用于小麦等小粒作物播种的排种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播种小麦等小粒作物的圆管缝隙式气吸排种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均匀排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一根内管作为该排种装置的主轴,内管外根据需要播种的行数套有若干个外管,外管可沿内管轴向滑动不能绕内管转动,相邻外管端面间由限位环限制,保持一定的间隙,形成绕圆周的缝隙。内管与风机相连,内管壁上有通气孔,当风机工作时,气流通过通气孔使外管内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外面的气流经缝隙流入。播种机行走时,在驱动轮驱动下,外管随内管转动,当缝隙经过种箱时与种子接触并将种子带出,被吸附的种子转动到外管下方时,由插入缝隙的投种片实现排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缝隙吸种,能够连续均匀地播种小麦等小粒种子,又由于采用了插入式投种片排种,缝隙不会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构造图
图中1.外管,2.内外管连接板,3.限位环,4.内管,5.投种片,6.护种板,7.种箱,8.键。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圆管缝隙式气吸排种装置由外管(1)、内管(4)套接而成,内管(4)为一通长管,内管(4)壁上有通气孔,内外管连接板(2)焊接于外管(1)内壁,并可沿内管(4)轴向滑动但受键(8)的限制不能绕内管(4)转动,内外管连接板(2)上开通气孔,若干个外管(1)靠限位环(3)限位排列,使相邻外管(1)端面之间形成一定宽窄的缝隙(缝隙的宽窄可根据种子的大小通过更换限位环(3)来调节),投种片(5)的一端与护种板(6)固定,另一端插入相邻外管(1)间的缝隙内,护种板(6)为种箱(7)的底板,并在对应缝隙处开槽,最外侧的两个外管(1)的外端与内管(4)密封。工作时,风机吸气管插入内管(4)内,气流通过内管(4)的通气孔使外管(1)的内部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外面的气流经缝隙流入管内,播种机行走时,在驱动轮驱动下,外管(1)随着内管(4)转动,当缝隙旋转经过种箱时与种子接触,由于缝隙内外的压力差产生的气流将种箱(7)内的种子吸附在外管(1)间的缝隙上,随着外管(1)转动,被吸附的种子被带出种箱(7)并随外管(1)转动至下方,由插入缝隙的投种片(5)将种子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2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糊组合物及太阳能电池元件
- 下一篇:形成具有量子阱沟道的非平面晶体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