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散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11694.8 | 申请日: | 200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启章;黄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信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67;H01L23/473;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以液冷系统回路中的液体驱动 风扇的液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PU效能与处理速度也不断随之提升。电脑 长时间使用及执行多种应用程序时,会产生高热影响电脑的运作,使得 密集的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能排放更为不易。虽然一般电脑内建风扇以 调节系统内部温度,不过散热效果不彰。
为了使散热的效率更为提高,便可在发热组件上装设多个散热片, 使其产生空气对流,再利用风扇将热能驱散,产生冷热空气对流的状况, 此外,多个散热片间可穿设导热管,并将导热管连接到水箱及马达,于 注入冷却水后,经由马达驱动冷却水于水箱与导热管内进行循环,以将 热量带离发热组件,用以提高散热效率。
此种水冷系统必须以一马达驱动水冷回路内的液体进行循环,并以 风扇驱动气体造成气流扰动,用以带离散热片上的热量,两者分别具有 动力源而独立运作,因而产生较高的电磁噪音,也使得水冷系统的制造 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包含:风扇、液冷模块。 风扇具有轴体,于轴体一端连接第一扇片组,另一端连接第二扇片组而 连动于第一扇片组,并以罩体罩覆第二扇片组。液冷模块设有液体驱动 单元与液体冷却循环管道,液体冷却循环管道连接液体驱动单元,以驱 动液体于液体冷却循环管道流动。罩体的入口部与出口部分别导通于液 体冷却循环管道,使液体流经罩体驱动第二扇片组,进而带动第一扇片 组。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以一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液冷模块的回路 中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液体驱动第二扇片组转动,并经由轴体带动第 一扇片组转动而造成气流扰动,以产生风力带走热量,利用减少动力驱 动装置的数量而可有效降低电磁噪音,并能大幅降低冷却装置的制造成 本。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 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 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风扇旋转的示意图(一);
图4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风扇旋转的示意图(二);以及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液冷散 热装置1,包含有风扇10、液冷模块60。
风扇10主要由座体11、轴体20、第一扇片组31、第二扇片组32及 罩体40所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座体11概呈矩形,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所制成,且其四端角分别 具有穿孔111,以供穿设锁固组件而将座体11固定于散热组件(图未示) 上。
轴体20可由第一转轴21与第二转轴22所组成,其中,第二转轴22 的一端可穿入第一转轴21内(如图3所示),并可经由内外螺纹相螺合 或经由固定组件锁固而使第一转轴21与第二转轴22相连固定,此外, 轴体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0a与第二端20b,第一端20a位于第一转轴 21并设置于座体11内,第二端20b则位于第二转轴22并露出于座体11。
第一扇片组31设置于座体11内,主要由第一轮毂311与多个第一 叶片312所组成,其中,第一轮毂311设置于第一转轴21的第一端20a, 且其侧边连接多个第一叶片312。第二扇片组32设置于座体11的侧边, 主要由第二轮毂321与多个第二叶片322所组成,其中,第二轮毂321 设置于第二转轴22的第二端20b,且其侧边连接多个第二叶片322。第 一扇片组31与第二扇片组32分别设于轴体20的两端,使第二扇片组32 连动于第一扇片组31。此外,第一扇片组31的尺寸较佳地可大于第二扇 片组32的尺寸,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信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信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1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