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分离装置及其厨余污水分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1504.2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余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福华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C02F1/40;E03F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斌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装置 及其 污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从厨房、城市酒店以及客船餐厅排放的污水中分离油的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分油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城镇大饭店、大宾馆不断增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增加,客轮、远洋客轮的出海率也不断增加,因此餐厅排放水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问题,客轮厨余污水对海洋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已经影响到与交流国家的国际关系。
另一方面,对厨房污水进行处理,以便水的循环利也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课题。
目前,厨房或餐饮污水的除油大多采用隔油池,利用油水的比重不同,在一定的时间内,使污水中的油脂上浮,接着将漂浮的油去除,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隔油池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油水分离的效果差,恶臭和污染杂质无法去除,造成环境恶臭,因此对于环境卫生要求较高的场所不便于设置隔油池。此外,隔油池中浮油的流失,不但提高再处理污水成本,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外,相当部分的厨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管网,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所带来的问题是,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动植物油脂,极易堵塞城市管网,而且给污水处理厂带来负担,由于含油污水难于处理,通常使用化学物质来进行处理,因此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成本,而且带来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人的公开号为CN101113036中发明专利申请中提出一种厨余污水分油器,该分油器包括一个罐体,该罐体具有容置未分离污水的第一容室和容置被分离油、水的第二容室;安装在罐体之内用于油水分离的聚油滤芯,聚油滤芯的内部围成第一容室,外部与所述罐体内壁围成第二容室;位于罐体上部的用于排放分离出的污油的污油排放装置;以及固定在罐体内壁一侧的用于溢出净水的清水溢管。该分油器结构简单、油水分离效果较好,适于处理餐饮污水。
由于餐厨污水中有各种杂质,如较大固体污物、纤维类污物,直接流入分油器,则非常容易缠绕分油设备的潜水排污泵和造成进水管道堵塞,经常疏通和维护潜水排污泵和进水管则浪费人力、财力,并且给分油设备的使用带来不变,降低了设备工作效率。
此外,该油水分离装置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餐厨污水中的所含有的杂质会积存在油水分离装置中的滤芯内壁上,从而堵塞滤芯,这样也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甚至导致滤芯不能工作。
特别是,上述分油器不能同时排放已分离的油和水,因此降低了处理厨余污水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厨余污水分油设备,该装置的结构简单、分油效果好,能够在污水被分离成油和水后同时排出分离的油和水,并且能够防止装置被污水中的污物堵塞,减少了维护,显著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呈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筒形结构,筒形结构包括由内至外邻接的至少四层材料。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呈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筒形结构,筒形结构包括由内至外邻接的至少四层材料,其中四层材料依次为骨架层、破乳网、亲油纤维和丝网。
其中,骨架层、破乳网和丝网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破乳网的目数为40-100目,所述丝网的目数为60-120目。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厨余污水分油设备,包括:罐体,具有容置未分离污水的第一容室和容置被分离油、水的第二容室;安装在罐体之内的油水分离件,呈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内部形成第一容室,筒形结构的外部与罐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容室,底部开口通污水进水口,第二容室与开设在罐体侧面的出油口和位置低于出油口的净水出口相通。
其中筒形结构包括由内至外邻接的至少四层材料,四层材料依次为骨架层、破乳网、亲油纤维和丝网,骨架层、破乳网和丝网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破乳网的目数为40-100目,所述丝网的目数为60-120目。
此外,还包括:清水溢管,第二容室通过清水溢管与净水出口相通;以及出油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侧面的排油管或油收集容器,其通过位于罐体上部的出油口与第二容室相通。
特别是,所述清水溢管位于罐体的内侧,具有位于其上下两端的开口,其中下开口位于第二容室底部与第二容室相通,上开口连通开设在罐体侧面的净水出口。其中,净水出口可连接有净水出水管。
特别是,清水溢管位于罐体的外侧,具有位于其上下两端的开口,其中下开口开设于罐体侧壁上并位于第二容室底部,清水溢管通过下开口与第二容室相通,上开口为净水出口,可连接净水出水管。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福华,未经余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1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