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压釜连续循环汽蒸设备侧漏密封改进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10609.6 | 申请日: | 2008-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罗·阿尔贝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耶拉皱缩处理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23/18 | 分类号: | D06B23/18;D06B2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洁 |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压釜 连续 循环 设备 密封 改进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压釜连续循环汽蒸设备侧漏密封改进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蒸压釜连续循环汽蒸装置中采用密封装置这种做法已广为人知。密封装置设置于蒸压 釜进出口的传送带处,用于将织物处理所需的蒸汽密封于蒸压釜本体内。
这些装置包括一个旋转筒,该筒与传送带接触,并处于传送带在蒸压釜内的进、出部位 之间。利用蒸压釜结构体内的膨胀垫圈,将一对用抛光不锈钢制成的对置板推压到传送带的 进、出口处,从而与旋转筒共同形成进、出挟持口,该挟持口的尺寸小于传送带与所承载织 物之和的总厚度。因此,织物与传送带在蒸压釜的进、出口处均被压缩,从而形成汽密性密 封。
人们已知,汽密性密封这一问题还出现于被压入旋转筒之间的传送带末端。首先就传送 带占据形成于各筒整个长度之间的进、出挟持口这一条件而言,蒸汽压力以及因传送带张紧 而产生的机械变形的后果是,传送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收缩。这种收缩主要发生于传 送带的高度方向,从而造成其边缘与进、出挟持口末端之间形成缝隙,进而产生蒸汽侧漏。
为克服该缺陷,本申请人在国际专利申请公布文件WO 94/10367中披露了一种侧漏密封 装置,它包括二对密封件,设置于进、出挟持口末端,并接触传送带边缘。这些密封件设置 于蒸压釜的进、出挟持口处,并可相对它们移动,移动方向垂直于传送带的移动方向。随着 传送带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收缩,可以通过将密封件移近传送带,来密封所发生的侧漏。
然而,如果增加装置的速度及/或被处理织物的路径长度,则除了收缩问题之外,传送带 还可能趋于发生轻微的横向移动,这会造成突然的漏汽,而且不会被上述类型装置实时补偿。
还有,传送带的横向移动会在漏汽发生端的相反端挤压密封件,从而可能使其造成严重 损坏,或者危及它的操纵机构,从而损坏传送带本身。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压釜连续循环汽蒸设备侧漏密封改进型装置,从 而可克服这些缺陷。上述目的通过一种装置来实现,它的主要特性参见权利要求1,其它特 性参见其余的权利要求。
本发明这种蒸压釜连续循环汽蒸设备侧漏密封装置包括二对密封件,密封件设置于蒸压 釜的进、出挟持口末端,并可相对于传送带的移动方向来横向移动。各密封件配有推动件, 用于在传送带边缘与密封件自身之间持续保持接触。
本发明装置的主要长处在于,可以实时连续密封因传送带横向移动而在其边缘处出现的 蒸汽泄漏。
此外,推动件的作用是,在传送带的每次侧向移动中,设置于蒸汽泄漏发生侧的相反侧 的密封件便通过与传送带保持接触而向后移动,从而防止后者被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长处在于,推动件可以容易地实现自动化,从而可改善密封装置的介入效 率。
附图说明
业内人士通过参见下列详细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说明及附图,可更加明晓本发明的侧漏 密封装置的其它长处及特性,其中:
图1是连续循环汽蒸设备蒸压釜的部分剖切示意图,其中,进、出挟持口配有蒸汽密封 件;
图2是沿着图1中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是汽蒸设备沿着图1中III-III线剖开的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4是类似于图3的纵向剖视图,其中,侧漏密封装置为自动驱动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蒸压釜连续循环汽蒸设备,包括一个蒸压釜1,它配有一个输入挟持口2及一 个输出挟持口3,在其内部,汽蒸筒4围绕它的轴线来旋转。传送带5通过输入挟持口2,将 被处理的织物带入蒸压釜1内,然后无滑动地卷绕到汽蒸筒4上,从而在其上推动织物,在 几乎围绕汽蒸筒4经过一整圈之后,通过输出挟持口3从蒸压釜1内输出。
为了将蒸汽S保持于蒸压釜内,该设备配有一个密封装置,包括一个设置于传送带5的 输入部5a与输出部5b之间的旋转筒7,还包括一对用耐磨材料比如不锈钢制成的对置板8a、 8b,对置板通过蒸压釜1结构体中相应的膨胀垫圈9a、9b,被分别推至传送带5的输入部5a 与输出部5b中。
如图2及图3所示,该设备还配有一种侧漏密封装置,包括多个密封件10,密封件成对 设置于传送带5的边缘处,并与其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创新性概念,各密封件10配有推动件11,从而使相应的密封件10持续接 触传送带5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耶拉皱缩处理公司,未经比耶拉皱缩处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0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线缆
- 下一篇:视觉检知装置与植板检知装置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