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风扇、转子保持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0311.5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花冈觉;杉山知嗣;田畑信也;塚田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16 | 分类号: | H02K15/16;H02K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风扇 转子 保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保持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包括该转子保持器的电机的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由电机供给动力的包括具有多个叶片的叶轮的风扇被布置在电子设备内部,用于冷却其中的发热元件,并排出电子设备的热空气。近年来,由于电子设备发热量的增加,叶轮的转速也增加。
当叶轮的转速增加时,如果包括电机转子部(包括叶轮)的转子组件相对于它的旋转轴线的重量平衡受到损害,则会产生显著的噪音量。同样,当叶轮的转速增加时,电机的振动也会产生噪音。特别地,场磁体保持在适当位置的转子部的转子保持器通常由金属材料制造,该材料一般比制造电机其他元件的材料重,因此转子保持器的旋转平衡对电机的运行是一个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中的转子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通过同步地进行在预定方向上进给金属板和用模具压制该金属板而形成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具有大致盘形形状的顶板部以及从该顶板部的外周边缘沿着大致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侧壁部;以及b)在步骤a)完成之前,通过所述模具在所述侧壁部形成穿孔部。。
通过该制造方法,可以高效、快速地制造转子保持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元件、步骤、特性以及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变得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保持器的风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电机的转子保持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用来制造转子保持器的步骤流程的流程图。
图4A是转子保持器在其制造过程中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B是转子保持器在其制造过程中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C是转子保持器在其制造过程中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D是转子保持器在其制造过程中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E是转子保持器在其制造过程中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F是转子保持器在其制造过程中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G是转子保持器在其制造过程中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A是顺送模(progressive die)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B是顺送模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是布置在转子保持器侧壁部的通孔及其周围区域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保持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是包括第一穿孔部的转子保持器的侧壁部的示意性放大视图。
图9是盘形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0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保持器的风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保持器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12是根据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的转子保持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应注意,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用于描述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的例如上、下、左、右、向上、向下、顶、底等词语仅仅表示在附图中的位置关系和方向。这些词语不表示在实际设备中安装的部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还应注意,如下所示的附图标记、图号和补充说明是用于帮助读者在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发现相应的部件,以便于理解本发明。应理解,这些表达绝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1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所示,风扇1优选包括外壳11、电机3和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径向布置的多个叶片21。应注意,例如使用风扇1作为用于冷却电子设备中的电子部件和/或其他发热元件的冷却风扇。根据本优选实施方式的外壳11,当从上方看时其中一侧约为40mm。
电机3优选为外转子型电机,包括定子部31和转子部32。转子部32优选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相对于定子部3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定子部31优选包括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盘形形状的基部311。基部311优选通过多个肋3111固定于外壳11。而且,定子部31优选包括从基部311向上突出的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轴承保持部312以及固定于轴承保持部312的内侧、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轴套313。
另外,定子部31优选包括电枢315和电路板316,电枢315安装在轴承保持部312的外周处,电路板316布置在电枢315的下方,大致为环形形状,并与电枢315电连接,从而控制向电枢315供应的驱动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0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