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导层掺杂型毛细管光纤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9783.9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苑立波;张涛;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C03B37/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掺杂 毛细管 光纤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波导层掺杂型毛细管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在高纯石英基管内表面沉积含有SiO2、SiO1.5F、P2O5的透明玻璃膜,形成具有相对较低折射率的阻挡层;以及(2)在阻挡层上形成具有相对较高折射率且掺杂有稀土离子的光波导层;其中阻挡层的形成步骤包括:以超纯氧气作为载体将液态SiCl4原料和液态POCl3及气态SF6混合气体送入旋转的高纯石英基管中,利用石墨炉、氢氧焰喷灯或PCVD作为热源加热管,提供高于1700℃的温度,使得送入高纯石英基管中的混合气体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精细的玻璃粉尘,粉尘在高纯石英基管内朝着具有相对较低温度的区域移动,然后通过热迁移的方式在高纯石英基管的内表面堆积,在高纯石英基管内表面沉积的粉尘形成的层接下来被移动热源的加热区域烧结从而形成透明的玻璃膜层;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所需厚度的具有相对较低折射率的阻挡层;其中掺杂稀土离子的光波导层的形成步骤包括:沉积完阻挡层后,将包含阻挡层的高纯石英基管的温度降低到1200℃~1400℃,同时引入用于形成粉尘的反应气体SiCl4、GeCl4和载体气体O2,在阻挡层上堆积一层疏松结构的未烧结颗粒层,再将沉积好的多孔粉尘的包含阻挡层的高纯石英基管放入Er3+、Al3+共掺杂离子的水或醇溶液中进行浸泡1~2小时,使Er3+、Al3+离子充分均匀吸附在疏松芯层中,快速排除掉包含阻挡层的高纯石英基管中的溶液后,在包含阻挡层的高纯石英基管中通入干燥的高纯氮气来使多孔层干燥;在存在高纯氧气的条件下,在700℃~1000℃的范围内逐渐对包含阻挡层的高纯石英基管进行加热;在800℃~1200℃的温度下并引入氯气来对包含阻挡层的高纯石英基管进行脱水处理;在存在氧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以及高于1900℃的温度下把疏松结构的未烧结颗粒层进行烧结并形成透明的玻璃膜层,最后在高于2000℃的温度下,把包含阻挡层和光波导层的高纯石英基管熔缩成预定尺寸的管式预制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层掺杂型毛细管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管式预制棒通过拉丝塔,并配合加压装置,拉制成具有中心孔的波导层掺杂型毛细管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97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动画预计算的光能传递方法
- 下一篇:水下多应答器组合导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