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与拦截骚扰电话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8161.4 | 申请日: | 200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1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宋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3/42;H04W12/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36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拦截 骚扰 电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控制与信息安全技术,尤其指检测与拦截骚扰电话的方法。具体地说,在不需要改造现有网络设备的前提下,独立实施拦截骚扰电话,而减少用户对骚扰电话的投诉。
背景技术
骚扰电话是不法用户对客户大范围拨打,振铃一次后挂机,等客户回拨时呼转到音信台或录音电话,形成对用户的骚扰和欺诈,在主观上违背用户意志并且在客观上对用户通信自由、生活安宁造成侵害或者蒙蔽用户的呼叫。
骚扰电话的行为特征:短时间振铃,用户通常无法正常接听。骚扰电话网络特征:超频呼叫,交换机不产生话单记录。
控制上述骚扰电话,目前是通过信令流程或试呼话单,根据骚扰电话特征,分析确认骚扰源号码,将骚扰源的号码放入能够控制电话接续的交换设备的黑名单,而控制该类呼叫。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在现有业务平台或信令监测系统中增加发现骚扰源的分析处理功能,还需要同步更改网络中多部交换机的黑名单,需要多个系统设备的相互配合,实施困难,操作复杂,实时性差。
本申请人在申请日为2003年10月15日、申请号为200310107935.1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提供了“在七号信令链路功能层对信令数据的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即:在七号信令链路功能层之间引入信令消息内容服务装置,为实施特定业务,将该装置匹配串接在七号信令链路中,仅通过该装置,不改造通信网上运行交换机的用户数据和信令设备,就能实现通信网的新业务,同时该装置使得基于七号信令网实现类似拦截骚扰电话成为可能。但对实现该业务的具体系统和方法是本申请人一直研究的内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与拦截骚扰电话的方法,从而能够在不改造现有网络设备而独立实施,在一个系统上同时实现骚扰号码的快速发现与控制,以减少用户对骚扰电话的投诉。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检测与拦截骚扰电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截操作程序,其步骤包括:1)修改被叫地址,在被叫地址前插入拦截骚扰电话接入码,该接入码为不存在的地址字冠,或直接修改被叫地址为不存在的号码,由网络终止该呼叫;2)传递修改后的消息,同时将该消息发送到业务管理中心,以用于业务统计分析。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实现拦截骚扰电话的系统,该系统由若干台连接于七号信令网中信令链路的信令消息检测处理装置和一业务管理中心构成。信令消息检测处理装置对流经的信令消息进行采集,即时传送给业务管理服务器,由业务管理服务器对消息进行分析,发现、管理并生成骚扰源号码的黑名单,将黑名单同步到信令消息检测处理装置。信令消息检测处理装置根据拦截骚扰电话规则与黑名单,完成对骚扰电话的拦截处理。本发明能够不改造现有网络设备而独立实施,在一个系统上同时实现了骚扰源的快速发现与控制,避免了其它方式需修改现有网络设备数据、不易发现相关号码、使用复杂等问题。该系统为电信运营商拦截骚扰电话提供了有效手段,减少用户对骚扰电话的投诉。
附图说明
图1是拦截骚扰电话的系统业务流程实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图1是拦截骚扰电话的系统业务流程实现示意图。首先将设备接入相关信令链路,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后分析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部署骚扰电话拦截系统,MPM以无信令点编码工作方式串接于需要骚扰电话拦截的相关信令链路。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第一步:检测传送中的信令消息,识别到信令消息类型为电话呼叫时,则进入第二步的控制骚扰电话分析处理程序,否则传递该信令消息。
第二步:检测该信令消息的标题码,若不是初始地址消息,则传递该信令消息,并将该消息采集到CSM;若为初始地址消息,则提取主叫号码,以主叫号码为索引查询黑名单数据表,若号码为黑名单内号码,则实施拦截:
1)修改被叫地址,在被叫地址前插入拦截骚扰电话接入码,该接入码为不存在的地址字冠,或直接修改被叫地址为不存在的号码,由网络终止该呼叫;
2)传递修改后的消息,同时将该消息发送到业务管理中心,以用于业务统计分析。若黑名单中没有该号码,将消息传递并发送给CS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81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