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8107.X | 申请日: | 200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姚晨光;杨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181 | 分类号: | C08G63/181;C08G63/80;C08L67/02;C08K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230601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纳米 增强 聚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和含量(重量份):
芳香族二甲酸二甲酯 100,
α,ω-脂肪族二醇 180~250,
无机填料前驱体 2.3~10.8,
催化剂 0.2~1.5,
加工助剂 1~2.5,
溶剂 3~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二甲酸二甲酯包括1,2-苯二甲酸二甲酯、1,3-苯二甲酸二甲酯、1,4-苯二甲酸二甲酯或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α,ω-脂肪族二醇为C2-C5二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或戊二醇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填料前驱体包括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和正硅酸丁酯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包括醋酸锰,醋酸锌,醋酸钙,醋酸钴,醋酸镁,钛酸四丁酯,Sb2O3,稀盐酸,甲酸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包括丙酮,乙醇或去离子水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助剂选自市售常用助剂,包括抗氧剂、防老化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脱模剂、颜料、润滑剂以及消光剂的一种或几种。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双原位聚合,并按以下步骤进行:
(1)无机填料前驱体在催化剂和溶剂的作用下,于50~140℃通过溶胶-凝胶反应转变成溶胶;催化剂的加入量为1000~3000ppm;
(2)芳香族二甲酸二甲酯与α,ω-脂肪族二醇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在反应釜中常压,160~200℃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催化剂的用量为总质量的0.1~0.7%;
(3)酯交换反应完成后,加入无机填料前驱体溶胶和加工助剂,温度缓慢升至200~230℃,压力降至0.01~0.05MPa,反应1小时,随后再将体系温度升到230~270℃,压力缓慢降至20~70Pa,维持3~6小时;
(4)通入氮气将体系压力升至3~6MPa,出料、拉条、冷却、切粒、烘干;
(5)将上述所得复合材料置于固相缩聚反应装置发生固相缩聚反应12~48小时,得到满足粘度要求的最终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溶剂为丙酮与去离子水的混合物,并且丙酮与水的重量比为7~18,或者为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物,并且乙醇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5~1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α,ω-脂肪族二醇与芳香族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1.8~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81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