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楼用避振器的框架顶升吊挂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8077.2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颜华丁;黄胜军;王俊芳;何一乔;吕聪;唐勇;任重;姚远;卢小平;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用避振器 框架 吊挂 安装 方法 | ||
1.一种高楼用避振器的框架顶升吊挂安装方法,包括安装配重体支撑 件、安装框架、连接框架、吊挂框架、吊挂配重体、拆除配重体支座、安装 配重体、安装中央芯轴,其特征是:
安装配重体支撑件包括安装配重体支座(101)、安装配重体底座(102)和 安装配重框架(103);其步骤是:先将四个配重体支座(101)安装在基础上, 接着将配重体底座(102)与四个配重体支座用螺栓连接并紧固,以形成一体的 支撑体;再将配重框架(103)与已安装的支撑体下部用螺栓安装在一起,并紧 固;支撑体上部带马蹄形开口且调整好开口位置;每台避振器的四个配重体 支座(101)的顶部使用垫铁进行调整控制标高在±3mm范围内,四个支承点 受力均匀,并保证支撑底座顶部表面的水平度,将配重体底座(102)吊装进入 安装位置,吊装钢绳的吊挂点不能在底座与支座的接触部位上,调整配重体 底座(102)的放置方向,将配重体底座(102)落位在支座表面,落位后检查配 重体底座(102)是否完全落在四个支座表面,如与支座有间隙,则使用垫铁对 调整该支撑部位,保证四个支座都均匀受力,配重体底座(102)落位后检查底 座各边的中心是否与整套装置的中心轴线重合,各边中线的偏差控制在± 3mm范围内,局部调整前后左右位置用螺栓将底座与支座临时连接固定, 当配重体底座(102)就位后,将配重框架(103)调整好插入方向后从底座的正 上方套入配重体底座(102)上,成为一个整体,配重框架(103)套入前需要使 用链条葫芦对框架各面调平,配重框架(103)与配重体底座(102)接触或部分 套入时防止在水平方向移动,对已安装完成的配重框架(103)的中线与整套避 振器的中心线进行调整,控制误差在±3mm;
安装框架包括放出框架支撑安装定位线、安装框架支撑(104)、安装内框 架(2)、内框架结构尺寸调整、安装中框架(3)、中框架结构尺寸调整、安装 外框架(4)、外框架结构尺寸调整;安装框架支撑(104)时根据整套避振器的 中心线定位各框架支撑位置,几何尺寸误差按±10mm进行调整,框架支撑 (104)的上端面保持水平,A、B型框架支撑(104)交错布置,相同型式的框架 支撑(104)标高控制在±3mm,不能满足要求的使用垫铁调整标高;
安装框架支撑(104)时框架支撑(104)上部高端面的在外侧,低端面在内 侧,在内侧上面放置内框架(2);在外侧上面放置中框架(3);
安装内框架(2)在框架支撑(104)安装完成后进行;
安装中框架(3)在内框架(2)安装、校正完成后进行,中框架(3)按照内框 架(2)相同的安装方法安装、调整;
安装外框架(4)在中框架(3)安装、校正完成后进行,外框架(4)按安装基 础的柱脚为分片依据,每个柱脚一片,共8个基础柱脚,4套吊挂钢绳套;
连接框架包括高强螺栓紧固和安装框架间支柱(105);
安装配重体(101)在安装完所有钢绳并拆除框架支撑后进行,吊挂并安装 配重体(101);
最后拆除框架间支柱和4个配重体支座;安装驱动轴芯(1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用避振器的框架顶升吊挂安装方法,其特 征是:采用液压千斤顶作为顶升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8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 下一篇:可折叠三脚架及建筑模板及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