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7966.7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杨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K9/00;C08G69/16;C08G6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氧化 石墨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解开环聚合制备氧化石墨/尼龙6导电阻燃纳米复合材 料的制备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二次加工成型的具有环保要求的无卤阻燃导 电的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具有类似硅酸盐的层状结构,由于层间距较小,难以提供有机单体的反应 空间。石墨经Hummers法氧化后得到的氧化石墨中含有C-OH、-COOH、环氧基 等基团,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极性,很容易吸收极性分子和极性高聚物而形成氧化石 墨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和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与常规复合材料相比,纳米复合材 料的某些性能由于纳米尺寸效应而有大幅度的提高并赋予一些新的性能。
文献报道的聚合物/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的氧化石墨能显著降低聚合 物的热释放率,促进碳层的形成,因而所制得的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阻 燃性能。同时,在复合材料中分散的氧化石墨片层粒子具有巨大的径厚比,较球状 粒子易形成导电网络,因此该复合材料具有低逾渗阈值和高导电性。
随着尼龙6工程塑料在电子电气、汽车电器、机床电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 等应用领域的开拓,各行业部门对其应用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提出了要求。导电尼 龙,绿色阻燃尼龙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
现有技术还没有利用氧化石墨的原位插层聚合技术制备尼龙6导电阻燃纳米 复合材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无卤阻燃性能、导电性能及优良的综合力 学性能的尼龙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尼龙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 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与己内酰胺单体经水解开环聚 合制得,其制备方法按下面步骤进行:
(1)将0.5~10质量份数氧化石墨分散在10~50倍的水溶液中,缓慢加热,在 50~85℃下边搅拌边超声分散0.5~1小时,得到的氧化石墨胶体悬浮液;
(2)将100质量份数己内酰胺,加入到上述(1)氧化石墨悬浮液中,超声分 散、搅拌0.5~2小时,混合均匀,在80~100℃下用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水,加入 反应釜升温至250~260℃保持压力在0.8~1.2MPa,反应3~4小时,然后常压反应1 小时,保持真空1小时,出料得到复合材料产品。
所述的氧化石墨可以为Hummers法所制备,或者从市售得到。
所述的氧化石墨的含量为己内酰胺质量的0.5~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水分散氧化石墨,然后己内酰胺原位插层聚合,氧化石 墨纳米片层分散均匀,对环境无污染,保持了材料整体优良的力学性能的同时,阻 燃效果显著,导电性能良好,而且所得材料具有良好的二次加工性。
本发明一方面利用氧化石墨本身的碳层和聚合物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碳层的双 重阻隔作用,达到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时保持了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发 挥了石墨的优良导电性能,使尼龙6基体形成了从绝缘体到半导体的转变,从而获 得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导电阻燃尼龙材料。
本发明制备的尼龙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导电性能 的测试标准见附表1。
附表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250g蒸馏水中加入5g氧化石墨,80℃水浴,搅拌,超声1小时,分散均匀。 然后加入1000g己内酰胺,超声2小时。在90℃下用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水,加 入反应釜升温至250℃保持压力在1.2MPa,反应4小时,然后常压反应1小时, 保持真空1小时,出料。所制的尼龙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见附表2。
实施例2
基本同实施例1,仅改变氧化石墨含量为20g,蒸馏水为1000g。所制的尼龙 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见附表2。
实施例3
基本同实施例1,仅改变氧化石墨含量为50g,蒸馏水为2500g。所制的尼龙 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见附表2。
实施例4
基本同实施例1,仅改变氧化石墨含量为100g,蒸馏水为5000g。所制的尼龙 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见附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一通信应用服务的通信方法及其相关网关器
- 下一篇:聚酯组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