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氟-5-烷氧基苯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05223.6 | 申请日: | 2008-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勇;王学跃;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海康杰化学有限公司;上海康鹏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13/02 | 分类号: | C07C213/02;C07C217/84;C07C215/7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益华 |
| 地址: | 22455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氧基 苯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氟-5-烷氧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C1-C10烷 氧基的3-氟-5-烷氧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氟-5-烷氧基苯胺是一种用途日益广泛的中间体,是常用的合成医药化 合物、农药化合物以及电子化学品的中间体。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用有机金属试剂使邻氟苯胺在5-位上去质子化,然后 与亲电试剂反应,得到3-氟-5-烷氧基苯胺。或者通过氧化法,使5-位羟基化 后在碱性条件下用烷基化试剂处理,得到相应的3-氟-5-烷氧基苯胺。上述方 法所使用的大部分原辅料(特别是有机金属试剂)价格比较高,而且反应条件 苛刻。例如在文献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18(2), 629-633;2008中报道的3-氟-5-烷氧基苯胺的方法是以3,5-二氟硝基苯为原 料,经钠氢醚化生成3-氟-5-硝基苯甲醚,再加氢还原成3-氟-5-氨基苯甲醚, 其第一步反应的收率为46%,第二步反应的收率为79%,两步总收率36.34%,无 论从原辅料的成本和安全性能上,还是从产品的收率上都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因此,本领域中希望开发一种制备3-氟-5-烷氧基苯胺的方法,其中所用 的原辅料价格低廉,且反应条件简单。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以3,5-二氟溴苯为原料,依次通过 取代、氨化反应,得到3-氟-5-烷氧基苯胺。该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氟-5-烷氧基苯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 单、反应条件温和。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具有下列结构式的3-氟-5-烷氧基苯胺的方法,其中R 为H或C1-C10烷基,或者C1-C7烷基,或者C1-C5烷基。
本发明方法以市售商品3,5-二氟溴苯为原料,依次取代、氨化反应得到3- 氟-5-烷氧基苯胺,包括以下步骤:
(1)在温度不低于30℃的条件下,使3,5-二氟溴苯与通式AOR的碱金属或 碱土金属的烷基醇盐进行取代反应,得到3-氟-5-烷氧基溴苯;或在碱的存在 下,3,5-二氟溴苯与通式ROH表示的烷基醇进行取代反应得到3-氟-5-烷氧基溴 苯。
(2)在不低于100℃的条件下,将3-氟-5-烷氧基溴苯与氨水反应,在加 压的情况下加入催化剂进行氨化,得到3-氟-5-烷氧基苯胺。
其中通式AOR和ROH中,A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R为H或C1-C10直链或支链烷 基,优选C1-C7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C1-C5直链或支链烷基。
所述碱为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锂、氢氧化钡、 烷基醇钠或烷基醇钾。
步骤(1)中,原料3,5-二氟溴苯、反应物烷基醇以及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的烷基醇盐为市售商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烷基醇盐为烷基醇钠 或烷基醇钾。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 氢氧化锂、氢氧化钡、烷基醇钠或烷基醇钾。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取代反应的温度为30℃-100℃,优选为80℃ -10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反应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烷基醇盐或烷基醇 的使用量相当于3,5-二氟溴苯的1-6倍量,优选为2-3倍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步骤(1)中,使用乙醇、甲醇、甲苯、DMF、 二氯乙烷、乙腈、乙酸乙酯或氯仿作为溶剂。
可采用常规方法(如GC等)对反应的完成程度进行跟踪监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氨化反应的温度为100℃-180℃,优选为100 ℃-12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氨化时所用的催化剂为CuCl、CuI、CuCN、Cu2O 或CuB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海康杰化学有限公司;上海康鹏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滨海康杰化学有限公司;上海康鹏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5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烷基芴苯并唑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杂环类型肉桂酰胺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