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动态负载的无失调参考源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5196.2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先国 |
主分类号: | G05F3/08 | 分类号: | G05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动态 负载 失调 参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动态负载的无失调参考源。特别地,它涉及一种驱动动态负载的,增强参考源的驱动能力,且不受到电路中使用的模拟缓冲器的失调影响的参考源电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的基准源的驱动能力很弱,它们的稳定性很多情况下会受到负载变化的影响。为了避免负载变化对基准源的影响,常常在基准源的后面接一级或多级模拟缓冲器以增强基准源的驱动能力。但是在基准源后加了缓冲器以后,电路就会受到缓冲器本身存在的失调影响,破坏基准源的稳定性,影响基准源的精确度,进而影响整个电路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前述两个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增强基准源的驱动能力,同时又保证基准源不受模拟缓冲器的失调影响的参考源。
本发明提供的参考源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基准源,他的输出端与模拟缓冲器的输入端相连,同时也与第二开关K2的一端相连;一个模拟缓冲器,它的输入端与基准源的输出端相连,它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K1相连;第一开关K1,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模拟缓冲器B1的输出端相连,它的另一端与动态负载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开关K2,它的一端与基准源的输出端相连,它的另一端与动态负载的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参考源的基本结构与传统的参考源的结构不相同,它通过时钟信号来控制开关的断开或闭合,进而选择基准源与动态负载之间的不同通路。当控制负载变化的信号变化时,基准源和负载之间选择带模拟缓冲器的通路来增强基准源的驱动能力,避免负载的信号抖动传输到基准源的输出端,影响基准源的稳定性。当控制负载变化的信号不变时,模拟缓冲器从动态负载中断开,基准源与负载之间通过一个开关相连。这样,基准源的输出端为负载提供精确的参考信号而不受到模拟缓冲器的失调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参考源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了一个基准源,一个由模拟缓冲器与开关K1的构成的选择通路和另一个只含开关K2的选择通路。当控制负载变化的信号发生变化时,时钟信号Φ1控制第一开关K1闭合,时钟信号Φ2控制第二开关K2断开,基准源与负载之间连接了一个模拟缓冲器以增强基准源的驱动能力,避免负载上电压或电流信号的变化引起的抖动传输到基准源的输出端。当控制负载变化的信号不变时,时钟信号Φ1控制第一开关K1断开,时钟信号Φ2控制第二开关K2闭合,模拟缓冲器从动态负载上断开,基准源与负载之间通过第二开关K2直接相连,基准源直接为负载提供精确的参考信号,而不受到模拟缓冲器的失调影响。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会更好地理解下面公开的本发明,其中:
图1为显示本发明基本结构的参考源的电路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参考源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参考源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参考源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的参考源的第一实施例,此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由基准源21,R1、R2、R3组成的分压电阻串22,模拟缓冲器23,两个开关K1和K2和信号Vout控制负载管M1电流电压变化的动态负载24组成。其中模拟缓冲器23由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构成。这样,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即为模拟缓冲器23的输入端,放大器A1的输出端即为缓冲器23的输出端。通常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会存在失调电压,所以由放大器构成的缓冲器也会存在有失调电压。基准源21的输出端接到分压电阻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到R2;R2的另一端接R3,R3的另一端接地,R3和R2之间节点b2接一个电压输出端,R2和R1之间的节点b1接到缓冲器23的输入端,并接到第二开关K2的一端,缓冲器23的输出端接到第一开关K1的一端;K1的另一端的接到负载管M1的栅极;K2的另一端也接到负载管M1的栅极;负载管M1的漏端信号来自控制M1电流电压变化的信号Vout,负载管M1的源极接地,衬底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先国,未经曹先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5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