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籽油精炼新方法及由其制备的棉籽油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5076.2 | 申请日: | 200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松;姜元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D9/02 | 分类号: | A23D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 地址: | 200137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棉籽油 精炼 新方法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棉籽油精炼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棉籽油精炼新方法及由其制备的棉籽油。
背景技术
棉花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籽是棉花的主要副产品。棉籽是我国大宗油料之一,2007年我国棉籽产量为1200万吨,棉籽含油18%左右,如果棉籽用于制油,则棉油产量在200万吨,而2007我国棉籽油的产量仅为72万吨。在美国,棉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脂,在豆油、菜油之后列第三位。棉籽油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棉籽仁中含有1.09-2.39%的游离棉酚,对家畜和人是有毒的。在棉籽油的精炼过程中,棉酚的去除是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压榨或压榨-浸出等油脂提取的方法均不能脱除棉酚,所得的棉籽油还必须经过碱炼去除棉酚后才能食用。
棉籽油的常规工艺如下:
棉籽→脱绒→剥壳→水蒸气软化→水蒸气蒸炒→压坯→压榨→毛油
棉籽粕→浸出→脱溶(一蒸、二蒸、汽提)→毛油
毛油→脱胶→碱炼→脱色→脱臭→二级棉油
在上述传统工艺中,在浸出工艺后,含溶剂的毛油尚含有大量的游离棉酚和磷脂,在脱溶工艺中,使用一蒸、二蒸、汽提的工艺,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脱除溶剂,但即使这样,使用的温度仍在100-110℃,在这过程中,棉酚会受热变性或与磷脂结合,生成在后续工艺中难以除去的变性棉酚,严重影响油脂的色泽和品质,如煎炸使用性能。
后来发展出了混合油精炼技术,它是在浸出车间内混合油状态下进行的精炼过程。混合油精炼工艺的特点是混合油在溶剂蒸发前碱炼,混合油粘度小,与皂脚比重差大,进行离心分离,即可有效降低油的酸值、去除油中的棉酚和皂脚。这样,混合油在溶剂蒸发前已有效脱除棉酚及其它热敏性物质,避免了这些成分在后续工艺主要是脱溶工艺中受热后在设备内结焦;同时混合油中棉酚的色素成分在溶剂蒸发前的有效脱除还避免了高温造成的油的色素固化,因而在精炼脱色时油中色素易于脱除,白土用量小,成品油的色泽好。但是,混合油精炼由于是在浸出车间内进行的,因此要求所有设备必须是防爆和无泄露的,开停车要进行充氮处理,这对一般工厂来说是很困难的。其次离心机对毛油中的杂质的要求较为严格,国外的离心机一般要求杂质含量在0.2%以下,一般工厂难达到,同时必须定期对转鼓进行清理,无形中增加了溶剂消耗,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棉籽油精炼新方法及由其制备的棉籽油,该棉籽油精炼新方法工艺简便,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脱溶,同时避免了游离棉酚的变性,使油脂的色泽在较低的水平,改善了油脂的品质和使用性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棉籽油精炼炼耗率,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棉籽油精炼新方法,包括脱溶步骤,其特点是,所述脱溶步骤采用高真空度薄膜式蒸发方式或高真空度分子蒸馏方式进行脱溶。
较佳地,所述高真空度薄膜式蒸发方式的高真空度为5-100Pa,脱溶温度60℃~80℃,脱溶受热时间为10-30秒。
更佳地,所述高真空度为5Pa,所述脱溶温度80℃,脱溶受热时间为10秒。
更佳地,所述高真空度为5Pa,所述脱溶温度60℃,脱溶受热时间为30秒。
较佳地,所述高真空度薄膜式蒸发方式采用薄膜式蒸发器实现。可以理解,当然也可以采用根据薄膜式蒸发器原理制造的类似仪器来实现本发明。
较佳地,所述高真空度分子蒸馏方式的高真空度为0.01-1Pa,脱溶温度40℃~60℃,脱溶受热时间为5~10秒。
更佳地,所述高真空度分子蒸馏方式的高真空度为0.1Pa,脱溶温度60℃,脱溶受热时间为5~10秒。
更佳地,所述高真空度分子蒸馏方式的高真空度为0.1Pa,脱溶温度40℃,脱溶受热时间为5~10秒。
较佳地,所述高真空度分子蒸馏方式采用分子蒸馏器实现。可以理解,当然也可以采用根据分子蒸馏器原理制造的类似仪器来实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棉籽油,其特点是,采用上述的棉籽油精炼新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发明的棉籽油精炼新方法采用高真空度薄膜式蒸发方式或高真空度分子蒸馏方式进行脱溶,可以有效脱溶,脱溶后溶剂残留量低,小于20mg/kg,最终产品的溶剂残留量小于10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嘉里特种油脂(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5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