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的通信录和短信的备份及导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4108.7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88/02;H04M1/27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通信 短信 备份 导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特别是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录和短信的备份及导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移动终端个人信息的类型日益增多,主要包括通信录、短信和录音、拍照、摄像生成的文件等。在多数移动终端上,录音、拍照、摄像生成的文件大多数是保存在存储卡中,而通信录和短信则是保存在用户识别卡或移动终端内存上。
由于保存在存储卡上的文件可以通过数据线或存储卡适配器拷贝到电脑上,而通信录和短信一般只保存在移动终端机身内存或用户识别卡(如SIM卡)上,即便有的移动终端可以将通信录导出,大多都是手动导出,且导出的是一条一条的记录。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录和短信的备份及导入方法,可以将移动终端的通信录和短信手动或自动备份到存储卡,或将存储卡上备份的通信录和短信导入到移动终端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录和短信的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移动终端上电开机;
步骤A2、读取移动终端存储设备中的关于备份方式的设置数据,并保存到缓存区中的全局变量中;
步骤A3、如果用户选择进行通信录或短信的备份,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有外部存储卡,如果有,转步骤A4;如果没有,自动放弃备份,转步骤A9;
步骤A4、如果移动终端或其SIM卡上有通信录或短信,转步骤A5;如果没有,放弃相应的备份,转步骤A9;
步骤A5、如果是手动备份,转步骤A6;如果是定时备份,转步骤A7;如果是实时备份,转步骤A8;
步骤A6、如果用户需要保存移动终端的通信录或短信,则在外部存储卡上进行备份,并保存为新文本文件,转步骤A9;
步骤A7、当定时备份的定时器时间到时,则在外部存储卡上备份移动终端的通信录或短信,并保存为新文本文件,转步骤A9;
步骤A8、如果移动终端的通信录或短信有修改,则在外部存储卡上进行备份,并覆盖以前文件、只保留最新的备份文件,转步骤A9;
步骤A9:结束。
所述的移动终端存储设备是Flash。
所述存储卡是T—Flash卡。
上述备份方法,还包括删除备份,用于手动删除多余的备份文件,以节省外部存储卡空间。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录和短信的导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移动终端上电开机;
步骤B2、用户选择进入移动终端的通信录或短信的菜单、进行备份导入;
步骤B3、如果外部存储卡上有通信录或短信的记录文件,转步骤B4;如果没有,不进行导入,转步骤B6;
步骤B4、读取外部存储卡上通信录或短信的备份文件的头信息,根据文件名,找出通信录或短信的最近一次备份文件;
步骤B5、将最近的这次备份文件导入到移动终端的flash或SIM卡;
步骤B6、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移动终端的通信录和短信的备份及导入方法,实现了一种移动终端通信录和短信备份的功能,可以系统地实现通信录和短信的手动或自动备份和备份导入等管理功能。通过备份,用户可以有效避免通信录和短信的遗失或误操作,即便更换移动终端,也能保证通信录和短信的迅速有效地导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信录备份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短信备份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通信录导入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短信导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针对通信录和短信备份的功能各有五个菜单选项供选择:手动备份、定时备份、实时备份、删除备份、备份导入。
手动备份:手动操作采用全部重新复制备份的方式,不覆盖以前的备份文件。
定时备份:可以设置每周*的*时*分或者每月*日*时*分两种时间进行自动备份,采用全部重新复制备份的方式,不覆盖以前的备份文件。
实时备份:每当有通信录或短信相关操作时,以数据库操作方式实时自动更新,每次增加、删除或修改记录,都会对备份文件进行同步更新,覆盖以前的文件,只保留最新的备份文件。
删除备份:手动删除多余的备份文件,以节省外部存储卡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