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204049.3 | 申请日: | 200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璧华 |
| 地址: | 20023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公共电压耦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显示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CRT显示器正在逐渐地被平板显示器所取代,其中最常见的平板显示器就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一个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由薄膜晶体管(TFT)Tr、液晶电容Clc、储存电容Cst、数据线Dn、扫描线Gn组成。液晶电容的一端连接晶体管Tr的漏极,另一端连接公共电压Vcom;Cgd为晶体管Tr栅极和漏极之间的耦合电容。由于在公共电压Vcom和像素电压之间存在有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以及其他杂散的耦合电容,由于这些电容的耦合作用,像素电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公共电压Vcom的变化。由于加载在液晶电容上的电压等于像素电压和公共电压Vcom的差值,因此Vcom电压变化会造成液晶电容上的电压和目标电压有差异,显示画面质量会因此而下降。
在TFT-LCD生产过程中,会使用一些特定图形去检查TFT-LCD的显示质量。例如:图2所示的画面可以检查TFT-LCD公共电压Vcom被像素电压耦合之后的显示质量。画面由多条包括RGB像素的黑竖线、多条包括RGB像素的灰竖线相间组成。画面对应的某一行的数据信号如图3所示,由于负极性偏大,所以这一行的整体极性偏向负极性,对于公共电压的耦合效应也偏向负极性,即耦合之后的公共电压比正常的公共电压低。则对于原先灰色竖线中的负极性数据(即绿色数据)来说,和公共电压之间的差值变小,也就是说加载在绿色像素液晶电容上的电压变小,对于常白型的TFT-LCD来说,电压变小,对应像素上透过的光线增加,亮度变亮。并且由于人眼对绿色比较敏感,因此很容易就观察到画面上有不该显示的绿色。以上即为公共电压Vcom被耦合造成的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可以改善由于公共电压被耦合所造成的不良,提高显示质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m行n列显示像素,一列或多列虚拟像素,每一个像素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每一行像素和一条扫描线相连,每一列显示像素像素和一条数据线相连,每一列虚拟像素和一条补偿数据线相连,其中,对每一行像素,根据显示数据的整体极性,生成补偿数据,所述补偿数据的极性和该行显示数据的整体极性相反,m、n为正整数。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所述虚拟像素的电容大于显示像素的电容。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所述虚拟像素为一列,所述虚拟像素的电容是显示像素的电容的5倍;所述虚拟像素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宽比是显示像素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宽比的5倍。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所述虚拟像素为两列,每一个虚拟像素的电容是显示像素的电容的2.5倍;每一个虚拟像素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宽比是显示像素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宽比的2.5倍。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对虚拟像素提供补偿信号,改善由于公共电压被耦合所造成的不良,提高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等效电路图。
图2是检查画面示意图。
图3是公共电压被耦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TFT面板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TFT面板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TFT面板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发明补偿数据线的信号图。
图8是本发明补偿数据信号的产生流程图。
图中:
1 时序控制器 2 栅极驱动器
3 数据驱动器 4 TFT面板
5 每一行数据整体极性 6 补偿数据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m行n列显示像素,每一个像素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每一行像素和一条扫描线相连,每一列显示像素像素和一条数据线相连。请参见图4,每个像素由一个薄膜晶体管(TFT),每一行像素和一条扫描线相连,扫描线G1,G2…Gm由栅极驱动器2提供扫描信号,每一列像素和一条数据线相连,数据线D1,D2…Dn由数据驱动器3提供数据信号,其中,数据线D1,D2…Dn与扫描线G1,G2…Gm垂直交叉排列,栅极驱动器2和数据驱动器3分别由时序控制器1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