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滤毒罐耐振动冲击性的测试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3972.5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金士良;黄田毅;洪跃;陈吉;尹丹;张明明;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滤毒罐耐 振动 冲击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检测滤毒罐耐振动冲击性的测试仪,主要用来对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做振动冲击测试,用以确定滤毒罐装填牢固度的测试仪器。
背景技术
在从事特殊行业或危险工作时,防毒面具对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安全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日益深入的讨论。作为其重要部件的滤毒罐的装填牢固程度更是直接关系到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由于防毒面具的使用环境比较复杂,在其运输及使用过程中,随着载具及使用人员的运动,以及由于外界的撞击等都会对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造成振荡与冲击,可能致使滤毒罐滤毒效能下降甚至失效,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对滤毒罐进行振动冲击测试,检查滤毒罐的添装牢固度。
通常的振动试验仪,大都是由驱动偏心轮,使平台做受迫振动,虽然结构简单,且振动频率、振幅、最大加速度调节容易,但其输出的振动波形只能为正弦波,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也偏小,无法圆满的模仿防毒面具装卸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复杂环境可能对其造成的振动冲击。
而常见的冲击试验仪,主要是以简单脉冲载荷产生的冲击效果来模拟实际的冲击环境,而且无法模拟防毒面具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因此也无法胜任检测滤毒罐的牢固性的工作。
而且不同规格的滤毒罐尺寸差别较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台多用途可实现连续冲击的振动仪来检测滤毒罐的添装牢固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滤毒罐机械强度检测的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滤毒罐耐振动冲击性的测试仪,可实现连续冲击振动来检测不同规格的滤毒灌的装填牢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滤毒罐耐振动冲击性的测试仪包括振动箱体、固定箱体、同步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a、所述传动系统是所述同步电机驱动一个冲击凸轮,一根冲击顶杆的下端顶靠着冲击凸轮,而上端穿过固定箱体的顶板的导孔后固定连接于振动箱体的底板。
b、所述冲击凸轮可拆卸式安装在同步电机的输出轴上,可根据情况更换不同的冲击凸轮。
c、所述振动箱体有多个箱体拼联构成。
上述的振动箱体底部为一厚钢板,箱壁是由透明的树脂板制成,其上有限位板,及导杆,顶杆。其特点是,箱体内的滤毒罐的状况清晰可见,根据被试的滤毒罐的尺寸不同,可调节限位板的位置确保滤毒罐只在允许的范围内做水平方向的运动。
上述固定箱体是用厚钢板制成的箱体,其特征是钢板与钢板用螺栓连接,板间有垫片。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并可吸收工作时产生的一定的冲击振动,减少环境振动噪音。
上述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键盘、接近传感器、变频器、电源等其特征是系统可以预先确定振动的次数及频率等,在测试时能自动计数,等达到预定冲击次数时自动停机。而且系统可以在测试中途暂停,等系统调整完毕后再继续测试。
上述传动系统主要包括同步电机、减速器、凸轮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通过变频器调整振动冲击频率,通过调整凸轮来改变振幅及振动波形。
上述隔音罩为一安装在固定箱体上的密封的外罩,其上开有操作窗。其特点是能有效的减小检测过程中的噪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本发明能提供一个可用于模拟滤毒罐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等效的振动冲击,以检测滤毒罐的装填牢固度。本发明使用凸轮来驱动系统产生冲击振动,能产生较大加速度的连续冲击,且其振动波形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而不必拘泥于正弦波形,振幅也可通过调整凸轮来调整,可以较好的满足检测的要求。本发明使用智能控制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零部件松动等异常,允许停车,待调整未必后继续测试。机体外装有隔音罩,可以有效的较少测试时的噪音。上箱体使用限位板,来限制滤毒罐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冲击凸轮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