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0810203905.3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正方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高速、环保、便捷、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和继续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随着文明的进程和人类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对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扩大国际技术、经济、文化交流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五种交通运输系统。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有特殊性,其应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实际上,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相当一部分客货运输量的任务都是由铁路、公路和航空三大交通运输系统来承担。在现代社会,这三大运输方式互相竞争、互相依存、优势互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运输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处于纽带地位,而现在的三大交通系统所固有的种种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显露出来。
尤其是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来说,由于道路资源日趋紧张,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膨胀,堵车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经常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堵车不仅严重浪费了人们的时间,而且也浪费了整个社会的资源。另外,快车和慢车在同一线路上行驶,慢车通常会拖累快车的行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道路资源的配置是相当不合理的。
此外,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主要是由公交车系统来实现,公交车都有自己固定的行驶路线。如果乘客上车地点附近的公交车没有直达目的地的线路,则需要转车,有时候需要转车多次。转车不仅增加了乘车费用,更浪费了乘车时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且,现在的公交线路体系相当复杂,如果乘客需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么选择哪一路车成为一个很头痛的问题。乘错路线的情况屡有发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公共交通系统,使交通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可直达目的地,而且可以避免乘错路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包括:
由多层交通线路织成的交通网络,相邻层之间设有换层装置;
多个搭载工具,供乘客在该交通网络中搭乘以到达目的地,每一搭载工具都具有一地址码;
多个车站,分布在该交通网络的最底层,每一车站都具有一地址码;
智能线路规划装置,接收乘客输入目的地车站,根据搭载工具、目的地车站的位置以及交通网络中的线路流量状况确定行车路线,根据该搭乘工具和该目的地车站的地址码向两者发送指令,控制相应的搭载工具按照该行车路线行驶到该目的地车站。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交通线路是由钢缆或钢轨制成。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搭载工具是倒挂在该钢缆或钢轨上。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交通线路是以可供行驶的车速和行驶方向来分层的。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换层装置是由柱体以及设置在柱体上的滑轮组成,每一滑轮连接一根钢缆,其中一部分滑轮连接上一层的钢缆,另一部分滑轮连接下一层的钢缆。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搭载工具自身配有动力设备。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智能线路规划装置还根据当前的优先级别实时确定行车路线。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系统还设有:
速度控制装置,控制搭载工具的车速。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搭乘工具分为公用搭乘工具和私用搭乘工具,公用搭乘工具在使用完毕且空闲的情况下自动回到车站待命,私用搭乘工具在使用完毕后自动回到拥有该搭乘工具的乘客所指定的地点。
上述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一个根据该交通网络中的流量智能调配闲置的搭乘工具的装置。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系统通过将交通网络设置成多层结构,每一层交通线路提供不同的速度来解决交通资源配置问题,在相邻层之间设置换层装置使得搭载工具在层与层之间的切换显得方便自如。本发明通过设置每一搭载工具和每一车站的地址码以及线路规划装置,使得乘客可以方便到达所要到达的车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钢缆岔道机械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正方,未经马正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显示面板的方法
- 下一篇:发行数字出版品的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