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触摸屏的液晶显示面板、装置及触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3473.6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8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悦;邱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立闽;李丽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触摸屏 液晶显示 面板 装置 触摸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触摸屏的液晶显示面板、装置及触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电子仪器已经具有了装配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等显示元件前面的具有光透过性的触摸屏。在上述电子仪器上,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输入所需的信息,对该电子仪器进行控制。这种方式减小了其他类型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或遥控器等)的需求,操作上更加简便。
目前,大部分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显示器是将触摸屏与显示面板分开制造,通过组装的方式制作在一起。以常用的电阻触摸屏为例简单介绍现有触摸屏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1为现有的电阻触摸屏在触摸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阻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多层复合薄膜,其由一层表面涂有透明的导电层102的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101,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103,该塑料层103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透明导电层102。在两层导电层102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千分之一英寸)的绝缘衬垫物105把它们绝缘隔开。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平常相互绝缘的两层导电层就在触摸点位置110有了接触,其中一面导电层接通Y轴方向的均匀电压场,使得检测得到的另一导电层的电压由零变为非零。触摸屏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侦测到这个接通后,进行A/D转换(Analog/Digital Conversion,模拟/数字转换),并将得到的电压值与均匀电压场相比即可得触摸点的Y轴坐标,同理可得出X轴的坐标。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基本原理,其根据引出线数多少,可分为四线、五线、六线等多线电阻触摸屏。
上述将触摸屏与显示面板组装在一起实现触摸输入功能的显示器势必会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且由于增加了若干层透明玻璃或薄膜,显示透光率以及对比度也会明显下降。且这种组装方式制作的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显示器成本也较高。
为此,现有技术中又提出了内嵌式电阻触摸屏,其将上述电阻触摸屏结构形成于液晶显示面板内,以实现触摸输入功能。但该内嵌式电阻触摸屏需要在显示面板内制作额外的触摸屏驱动线或感应线,使得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被降低。另外,利用其形成的显示装置所需要的驱动电路也会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触摸屏的液晶显示面板、装置及触摸检测方法,以改善现有带有触摸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的透光率较低、驱动电路较为复杂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触摸屏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下玻璃基板、位于所述下玻璃基板上的扫描线、与所述扫描线交叉排列的数据线、设置于像素单元内的像素电极;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上玻璃基板;
其中,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像素单元内邻近所述像素电极处还具有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其所在像素单元的所述扫描线相连;
在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还分布有多个导电突起,所述导电突起可随着所述第二基板受到的按压向所述第一基板运动,以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对应所述按压位置的像素单元内的所述像素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相接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上述集成触摸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电路和触摸检测电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上述集成触摸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触摸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利用扫描线发送扫描信号至对应行的各像素单元;
利用数据线发送数据信号至对应列的各像素单元;
检测所述触摸检测电路输出的触摸感应信号,当所述触摸感应信号变化值的绝对值大于特定值时判断为发生触摸;
根据发生触摸时对应的所述触摸感应信号的时序确定触摸位置的Y坐标值;
根据发生触摸时所述触摸感应信号所处的数据线确定触摸位置的X坐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设定健身休息时间的方法、系统及智能穿戴设备
- 下一篇:电动按摩瑜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