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1”特性的JPEG图像再次编码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976.1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轶;张新鹏;王朔中;魏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性 jpeg 图像 再次 编码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连“1”特性的JPEG图像再次编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JPEG压缩标准中的“范式”哈夫曼编码所具有的码长越长连“1”个数越多的性质,通过图像中连“1”比例特性判断图像是否经过再次压缩:先搜索JPEG图像中的压缩数据,统计二进制压缩数据中连续2个“1”、连续6个“1”、连续7个“1”和连续8个“1”出现的次数在“1”的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以这四个比例作为连“1”比例特征量;将这四个特征量与阈值相比较,判断该JPEG图像是否经过再次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1”特性的JPEG图像再次编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具体步骤为:
a.以二进制形式读取JPEG图像文件,搜索压缩数据的开始标志0xFFDA,其二进制形式为:1111111111011010B,将该标志的字节位置记为:p_start,根据JPEG压缩标准,此标志后的两个字节表示参数长度l,因此实际JPEG压缩数据的首字节位置p_data为:
p_data=p_start+l (1)
b.设置4个计数器C2、C6、C7、C8,分别用于存放压缩数据中连续2个“1”、连续6个“1”、连续7个“1”、连续8个“1”出现的次数;设置计数器S用于记录二进制压缩数据中“1”的总数;设置计数器n用于记录每个“0”之前连续“1”的个数;初始化使S=0,C2=0,C6=0,C7=0,C8=0,n=0;
c.统计JPEG压缩数据中连“1”次数C2、C6、C7、C8,同时统计二进制数据中的“1”的总数S:以二进制形式从p_data开始读取数据,直至JPEG压缩数据的终止位置0xFFD9,其二进制形式为:1111111111011001B,若读取的数据为“1”则n与S同时加1;若读取的数据为“0”且此时n为2、6、7或8,则将n对应的计数器Cn加1,同时n置为零,若读取的数据为“0”且此时n不等于2、6、7、8中的任何一个,则直接将n置为零;
d.根据下式计算4个连“1”比例特征值P2、P6、P7、P8;
e.根据下式由P2、P6、P7、P8得到α2、α6、α7、α8,
其中K2=0.242、K6=0.046、K7=0.027、K8=0.014,再将α2、α6、α7、α8代入下式,得到β:
β=2α2+α6+α7+α8 (7)
若β>0,则认为该JPEG图像曾经过再次JPEG编码;若β<0,则认为该JPEG图像没有经过再次JPEG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9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