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漏水智能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2964.9 | 申请日: | 200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慈;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洋塑业有限公司;潘志刚 |
| 主分类号: | F16K31/02 | 分类号: | F16K31/02;F16K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永菊 |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漏水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运用电子检测和统计智能运算来控制与执行的防漏水智能阀。
背景技术:
由于对水管的漏水(非正常使用)与正常使用状况的区分、检测与控制难度之大,至使目前尚无此类相关的应用技术与实用产品问世。故此日常使用的水管、管路与接头,常因使用条件、寿命等各种情况,不可避免地、且经常又随时地发生各种形式的漏水,当发现问题时,不仅造成能源与资源的额外消耗与浪费,还造成了水漫金山的危害,损失不少,所以水管的漏水,常见而又十分使人烦恼,是长久以来一直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水智能阀,解决区分水管的漏水与正常用水,实行检测与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漏水智能阀,包括进水接口、电控阀、电源和出水接口,设置有水流检测装置、智能统计运算系统、智能判别与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
该水流检测装置是由水流传感器、第一三极管、串接在水流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基极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电容与第二电阻间的第一电阻构成;
该智能统计运算系统和智能判别与控制系统共同使用556型双定时器的第一集成电路;第四电阻一端与第一集成电路的RD1端相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的DIS1和TH1端以及第二电容正极相连,第二电容负极接地,如此构成了智能统计运算系统,第一集成电路的TR1和TR2端与水流检测装置的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相连;
上述的第一集成电路的RD2端分别与其OUT1端和第一与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其OUT2端与第一与门电路另一输入端相连,VC1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VC2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DIS2和TH2端共同与第五电阻一端及第三电容正极相连,第五电阻另一端与第四电阻一端相连,第三电容负极接地,如此构成智能判别与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为一电子双向开关,由第一倒相器、第二倒相器、第二至第五三极管、第六至第九电阻构成(见图5),其中第六电阻和第九电阻的一端共同与第一倒相器及第二倒相器的输入端相连,并与智能判别与控制系统的第一与门电路输出端相连,第一倒相器和第二倒相器输出端各自经第八电阻、第七电阻与对应的第二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二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共同与电控阀的直流微电机的一端相连,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同与电源的VCC端相连,第五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共同与直流微电机另一端相连,第六电阻另一端与第五三极管基极相连,第九电阻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基极相连,第二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同接地。
为了防止本发明电源的电池电力用尽而失效,设置有电源监测和电源欠压指示。电源监测由第十至第十三电阻、第六至第七三极管组成,电源欠压指示由嵌置在外壳表面上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十四电阻组成。其中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相连,其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分别与第十一电阻和电源的VCC接口相连、且集电极通过第十三电阻与第七三极管基极相连,第十四电阻一端与VCC接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与第七三极管集电极相连,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同接地。由电源VCC经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分压,电源电压正常时,在第十一电阻上采样的电压大于第六三极管集电极压降,使第六三极管饱和,其集电极输出为低电位;而当电源电压下降到一定范围时,在第十一电阻上的采样电压小于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压降时,第六三极管截止,其集电极输出的信号为高电位,同时经第十三电阻触发第八三极管饱和,驱动电源欠压指示的信号为低电位。当电源电压高于设置控制值时,第七三极管输出的信号为低电位,表示有电,第七三极管输出使电源欠压指示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不亮;当电池用久电压降到设置控制的限定值以下时,第六三极管输出信号为高电位,输出给驱动系统进行关阀和报警,同时使七三极管输出信号为低电位,面板上的电源电压指示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常亮,提醒更换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洋塑业有限公司;潘志刚,未经上海宝洋塑业有限公司;潘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