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增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266.9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惠;罗俊 |
主分类号: | B63H25/00 | 分类号: | B63H25/00;B63H2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增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械,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利用水的阻力来实现高速运动物体的减速的水力增阻器。
背景技术
水力增阻器是一个利用水的阻力来实现高速运动物体减速的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固定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上,伴随着高速物体一起运动,在需要减速的情况下,该装置浸入水中,通过调整浸水深度来控制所提供的阻力的大小。水力增阻器在水面上的运动实质是两相(气相和水)流动,自由液面就是水和空气的交界面。
物体在自由面附近的运动的水动力学特征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最主要的是船舶在行进过程中如何控制其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减速。
现有技术中的增阻器的结构设计主要突出于增大水的阻力,具体就是设置了一块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板,并在板的后部设置了顶紧装置。整体呈现“T”字形。上述结构的水力增阻器在应用过程中难以有效控制阻力的大小,很难根据增阻器的入水深度和船速来进行控制。针对不同的船舶及其他水上运动物体,减速效果往往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水力增阻器。利用该增阻器的新型结构设计达到船舶等水上运动物体适应于不同水流速度和不同水深的减速操作,根据需要控制船舶等水上运动物体的减速的时间和距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力增阻器,其特征在于,该水力增阻器的结构整体上呈对称的飞鸟形,包括主体和两翼,所述的主体前端为进水口,两翼的后端为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连通的平滑腔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化设计,所述的主体和两翼俯视呈“个”字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化设计,所述的主体和两翼的正视呈倒“个”字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化设计,所述的进水口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分别跟相应出水口进行通过平滑腔体连通。所述的进水口端部为三角形的孔,该三角形的一条边垂直于水平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化设计,所述的进水口为一个,所述的平滑腔体内设有分流岭,分流后分别连接两个出水口。
所述的主体上设有一个“T”形的固定架。利用该固定架将该装置固定在船舶上,该固定架的走向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化设计,所述的进水口法线和出水口法线之间的夹角为9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现有技术带来了如下技术效果:
①由于采用了飞鸟形设计方案,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在流体当中符合流体动力学特征。通过利用VOF法进行模拟,发现能够较好地适用在不同水流的状态,在水进入到增压器空腔内后,沿着内腔壁上升,从而达到动态平衡。
②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不仅在俯视上呈张开双翼的飞鸟状,在正视方向上也大致呈现为飞鸟状,这样在排除水的压力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③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安装在船舶等大型水上运动物体的中线上,是的水力增阻器的主体方向与水流方向相一致,同时由于进水口方向的法线与水流向一致,且出水口法线与进水口法线相垂直,这样可以保证进水和出水基本保持垂直,在流体力学上就保持了最大的阻力。
④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的设置的平滑腔体的流线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入水深度和相对水流速度进行设计,以适用不同场合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看图1,图1是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结构整体上呈对称的飞鸟形,包括主体和两翼,所述的主体前端为进水口,两翼的后端为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连通的平滑腔体。
由图2和图3可以进一步看出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结构。图2是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水力增阻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所述的主体和两翼俯视呈“个”字形。的主体和两翼的正视呈倒“个”字形。
水力增阻器的进水口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的进水口端部为三角形的孔,该三角形的一条边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的出水口为矩形,矩形的一边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的主体上设有一个“T”形的固定架,该固定架的走向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所述的进水口法线和出水口法线之间的夹角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惠;罗俊,未经王惠;罗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膏型真空增压浇注罐废气热量交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篦冷机弧形阀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