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分散大孔氧化钛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2077.1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粱鑫淼;程三艳;柯燕雄;张永平;金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陈淑章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氧化 钛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用单分散介孔氧化钛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胶已被广泛用于色谱(包括HPLC)的固定相。然由于以硅胶为基质的色谱填料仅在pH值为2~8的范围内较为稳定,因此,在对一些强碱性化合物进行分析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拖尾现象(甚至发生不可逆吸附现象),从而影响分析结果。
氧化钛(TiO2),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pH值为1~14的范围内适用)等特点,已被用作正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的固定相。但使用情况并不理想(可能与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的结构有关)。
现有制备用于色谱(包括HPLC)固定相的氧化钛微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溶胶-凝胶法(Tani,K.;Suzuki,Y.Chromatographia,1994,38,291-294.);(2)油乳化法(Trüdinger,U.;Müller,G.;Unger,K.K.J.Chromatogr,A 1990,535,111-125);(3)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姜子涛,“钛胶基质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设计、制备及其表征,”南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采用现有溶胶-凝胶法和油乳化法制备的氧化钛微球,存在着所得氧化钛微球的粒径分布较宽(粒径分布约为±3μm)及所得氧化钛微球的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小(溶胶-凝胶法:孔径约为87;油乳化法:比表面积约为78m2/g)等问题,而将其用作色谱(包括HPLC)固定相时,会导致分离度较低,影响分析准确度。现有聚合诱导胶体法,由于其步骤繁琐,会导致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成本上升(不利于商业应用),且采用现有聚合诱导胶体法所制得的氧化钛微球的比表面积较小(约为36.7m2/g)。
鉴于此,需要对现有制备用于色谱(包括HPLC)固定相的氧化钛微球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获得粒径分布窄、孔径和孔容较大的用于色谱(包括HPLC)固定相的氧化钛微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粒径分布窄、孔径和孔容较大的用作色谱(包括HPLC)固定相的氧化钛微球;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氧化钛微球的方法。
本发明所说的用于色谱(包括HPLC)固定相的氧化钛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氧化钛微球具有介孔结构,其的粒径(直径)为0.5μm~5μm,孔径为90~120,比表面积为100m2/g~130m2/g。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实施例1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SEM)图;
图2为使用实施例2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SEM)图;
图3为使用实施例3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的扫描电镜(SEM)图;
图4为使用实施例1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的N2吸附脱附曲线图;
其中:■——吸附曲线,●——脱附曲线;
图5为使用实施例2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的N2吸附脱附曲线图;
其中:■——吸附曲线,●——脱附曲线;
图6为以实施例1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为HPLC柱填充料,对尿嘧啶、鸟苷、腺嘌呤和胞嘧啶混合物的HPLC分析图;
其中:出峰顺序依次为:尿嘧啶、鸟苷、腺嘌呤和胞嘧啶。
图7为以实施例2所制备的氧化钛微球为HPLC柱填充料,对NN-二甲基苯胺、邻甲苯胺、吡啶、苯胺和对甲苯胺混合物的HPLC分析图;
其中:出峰顺序依次为:NN-二甲基苯胺、邻甲苯胺、吡啶、苯胺和对甲苯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的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模板剂、螯合剂和钛酯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20℃~40℃条件下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向该混合液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待有沉淀物析出时,停止搅拌并静置30分钟~120分钟,过滤,沉淀物经用无水乙醇洗涤和干燥后得钛凝胶微球;
(2)将由步骤(1)制得的钛凝胶微球、尿素、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置于高压反应釜中,经分散均匀后,于70℃~130℃状态下保持8小时~36小时,经冷却、过滤和洗涤后得固体粉末,将所得的固体粉末先经真空干燥6小时~12小时,然后在300℃~500℃条件下,烧结3小时~6小时,得目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