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1773.0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3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季文洪;徐建达;杨超;胡祖光;侯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张法 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孔道 质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方法包括:X线法、冲击回波法、超声波及电磁波法、后开孔检测方法。X线法、冲击回波法、超声波及电磁波法尚无法进行大规模实用,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石、砂、碎石或卵石以及充水或空气的孔隙等部分构成的多相凝聚体,这些组成物具有不同的声阻抗,传播能量衰减比较大,而预应力孔道中又增加了波纹管和水泥浆、钢绞线介质,X射线、超声波及电磁波法方法有受金属材料屏蔽影响的缺点,而冲击回波方法有不能穿透塑料管和受孔外混凝土缺陷的干扰;后开孔检测方法在开孔过程中无法避免损伤预应力钢筋,目前很少在工程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操作简易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上至少钻一个通孔;b、将带有透明薄膜的观察管紧固连接在孔道的通孔上,透明薄膜设置在观察管与通孔的结合部;c、在孔道外浇筑混凝土并待混凝土固化、张拉钢绞线后对孔道进行灌浆;d、经观察管对孔道内的浆进行观察,以确认孔道内的浆是否密实。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进一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解决:如孔道内的浆不密实,则破坏透明薄膜并通过观察管对孔道进行补充灌浆,直至孔道内的浆被灌密实;对孔道内的浆进行观察采用内窥镜,内窥镜为市售产品;通孔的直径为20mm;紧固连接为粘结。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简化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手段,消除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观察管粘结在孔道上的结构示意图(混凝土浇筑前)。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混凝土浇筑后)。
参照图1、图2。本发明的孔道1上设有通孔2,带有透明薄膜3的观察管4粘结在孔道2上,孔道1外浇筑混凝土5,孔道1内设置钢绞线6并灌有浆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本发明所用的浆采用现有技术的无收缩、无泌水、流动度小于15mm、强度大于35Mpa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专用浆。首先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上至少钻一个通孔,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较长、弯折处较多时,可根据其长度和形状在孔道的不同部位钻若干个通孔,接着将带有透明薄膜的观察管粘结在孔道上;随后按现有技术在孔道外浇筑混凝土并待混凝土固化、张拉钢绞线后对孔道进行灌浆,并可将市售内窥镜伸入观察管内对孔道内的浆进行观察,以确认孔道内的浆是否被灌密实,如孔道内的浆被灌密实,即可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实施例2:参照图1、图2。如孔道内的浆未被灌密实,则破坏透明薄膜并通过观察管对孔道进行补充灌浆,直至孔道内的浆被灌密实,以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未经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喷嘴
- 下一篇:具有多个气门的多气腔安全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