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疫唤醒微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1751.4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唐申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20 | 分类号: | A61K38/20;A61K35/14;A61K47/4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唤醒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免疫唤醒微系统在制备治疗实体瘤和血液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免疫唤醒微系统是一种包括细胞和免疫微粒体的产品,细胞和免疫微粒 体通过抗体-抗原交联成免疫唤醒微系统整体结构,所述的细胞是具有CD40L 表达的、HLA错配的异体CD4+T细胞,所述的免疫微粒体是可生物降解材料包 载重组rIL-2的微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微粒体是表面 吸附了抗Fc单克隆抗体的微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唤醒微系统是 HLA错配的异体CD4+T细胞吸附了mAb-CD3/mAb-CD28与表面吸附了抗Fc单克 隆抗体的微粒体交联而成。
4.一种免疫唤醒微系统,所述免疫唤醒微系统是指一种产品,包括细胞 和免疫微粒体,细胞和免疫微粒体通过抗体-抗原交联成免疫唤醒微系统整体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胞是具有CD40L表达的、HLA错配的异体CD4+T细 胞,所述的免疫微粒体是可生物降解材料包载重组rIL-2的微粒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唤醒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微 粒体是表面吸附了抗Fc单克隆抗体的微粒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疫唤醒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唤 醒微系统是HLA错配的异体CD4+T细胞吸附了mAb-CD3/mAb-CD28与表面吸附了 抗Fc单克隆抗体的微粒体交联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疫唤醒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生物 降解材料选自: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乳酸二乙醇酸共聚物中 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免疫唤醒微系统,其特征在于:细胞数和免疫 微粒体数的比例为1∶10。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唤醒微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A、免疫微粒体的制备:将可生物降解材料的悬浮溶液中加入含抗Fc单 克隆抗体缓冲溶液中,将含rIL-2微球加入到上述溶液中;
B、HLA错配的异体CD4+细胞体外活化:纯化的HLA错配的异体CD4+细胞 溶液中加入mAb-CD3和mAb-CD28单克隆抗体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
C、免疫微粒体与CD4+细胞交联:将步骤A制备得到的免疫微粒体与步骤 B体外活化的CD4+细胞混合;
D、将步骤C制得的混合液培养、扩增、液氮保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免疫 微粒体与CD4+细胞交联数的比例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7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稠油污水深度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