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调整语音编码速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1672.3 | 申请日: | 200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兵;谢云娟;肖细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G10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01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调整 语音 编码 速率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自适应调整语音编码速率的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EVRC-B(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B,增强型变速率码-B)是由3GPP2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组织认证的核 心语音编解码技术,也称为4GV(4th Generation CDMA Vocoders,第四代声 码器)。与EVRC相比较,4GV的语音编码速率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调整, 因此当系统容量增加的时候,语音质量不会突然变差。通过调整编码速率, 可以在语音质量和系统容量之间取得平衡,为网络运营商提供灵活的部署选 项。
在现有技术中,对系统的语音编码速率采用静态配置的方法,即预先为 系统设置一种编码模式,在这种编码模式下,语音编码速率是固定的,因此 系统容量也是固定的。编码模式一经确定,在对系统设置进行修改之前,系 统中的所有呼叫都使用这种编码模式。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时段,对系统容量或语 音质量的要求都是不一致的。例如当网络处于高负荷状态时,往往会采用较 低的编码速率,以牺牲语音质量来提升系统容量。如果使用静态配置的方法, 很难预先设置出一种适用于所有场景的编码模式,并且在设置之后,也无法 根据负荷的变化,对编码模式进行动态调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自适应调整语音编码速率的方法、装置 及系统,以实现根据系统负荷动态调整语音编码速率,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适应调整语音编码速率的方法,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使用免声码 器操作进行通信,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所在的基站控制器提供的第二呼叫连接前向编码速率,所 述第二呼叫连接前向编码速率由网络前向负荷确定;根据网络反向负荷与所 述第二呼叫连接前向编码速率,确定第一呼叫连接反向编码速率;将所确定 的第一呼叫连接反向编码速率提供给第一终端;
其中,根据所述网络前向负荷确定第二呼叫连接前向编码速率的过程包 括:
根据网络前向负荷,在预先设置的编码模式系列中,选取一种编码模式, 使用其所对应的编码速率作为第二呼叫连接前向编码速率;所述编码模式以 容量控制点COP表示,以COPmax表示所述编码模式系列中对应编码速率最 小的编码模式,以COPmin表示所述编码模式系列中对应编码速率最大的编码 模式;
当网络前向负荷小于等于启动调整的负荷门限LOADstart时,选取COPinit作为编码模式;所述COPinit为预先在所述编码模式系列中选取的初始COP值;
当网络前向负荷在(LOADstart+n*LOADstep,LOADstart+(n+1)*LOADstep] 范围内时,选取COPmin+n作为编码模式,其中,n∈(0,max-min);所述LOADstep为调整COP的负荷步长;
当网络前向负荷在(LOADstart+(max-min)*LOADstep,负荷过载门限]范围 内时,选取COPmax作为编码模式。
一种自适应调整语音编码速率的方法,终端使用非免声码器操作进行通 信,该方法包括:
根据网络前向负荷,确定第一呼叫连接前向编码速率,将所确定的第一 呼叫连接前向编码速率提供给声码器操作单元,用于指示声码器操作单元使 用该速率对将要发给第一终端的数据进行编码;
根据网络反向负荷,确定第一呼叫连接反向编码速率;将所确定的第一 呼叫连接反向编码速率提供给第一终端;
其中,根据所述网络前向负荷确定第一呼叫连接前向编码速率的过程包 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