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相容的水相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1538.3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葛美英;乐阳;吴杰;孙艳;陈鑫;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 英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相容 量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相容的水相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油相量子点的制备
将金属前驱体溶于油酸与十八烯混合液,置于反应容器中,加热至金属前 驱体完全溶解,降至室温;在氩气氛围中,再加入质量比为10∶1~1∶1的油 胺和三辛基氧化磷TOPO溶液后加热至150~300℃,迅速注入三辛基磷化合 物前驱体,取样后在丙酮中沉淀,离心洗涤后将沉淀物溶于正己烷中密封保存, 从而得到核量子点;金属前驱体与三辛基磷化合物前驱体组合不同制备出的核 量子点的种类不同;
制备过程中各材料配比为:
金属前驱体和油酸的摩尔数比例在1∶2到1∶8之间;
油酸与十八烯的体积比在1∶4~1∶10之间;
油胺和三辛基氧化磷的质量比在10∶1~1∶1之间;
三辛基磷化合物和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数比例在1∶1~10∶1之间;
B.油相核壳量子点的制备
采用交替离子注入法或乙基黄原酸盐裂解法制备量子点核壳结构,具体方 法如下:
采用交替离子注入法时,在无水无氧通氩气条件下,将装有十八烯和油胺 的三口瓶加热到250℃以上约10分钟后,降至室温,注入核量子点样品的十 八烯溶液,待温度稳定后,快速注入包覆CdS所需的油酸镉前驱体溶液,约8 分钟后注入等摩尔数的单质硫前驱体溶液,20分钟后,注入包覆ZnS所需的 油酸锌前驱体溶液,约8分钟后注入等摩尔数的单质硫前驱体溶液,包覆过程 可以多次重复,完成最后一层后退火;
采用乙基黄原酸盐裂解法时,在无水无氧通氩气条件下,将装有十八烯和 油胺的三口瓶加热到250℃以上约10分钟后,降至室温,注入核量子点样品 的十八烯溶液;然后采用滴加的方法加入由乙基黄原酸镉与硬脂酸镉组成的 Cd前驱体和乙基黄原酸锌与环己烷丁酸锌组成的Zn前驱体,同时反应温度控 制在150~300℃;最后得到由CdS和ZnS包覆的核壳量子点;其中:
Cd前驱体材料配比:硬脂酸镉与乙基黄原酸镉的摩尔数比例在0∶1~5∶1 之间;
锌前驱体材料配比:环己烷丁酸锌与乙基黄原酸锌的摩尔数比例在0∶1~ 5∶1之间;
溶剂材料配比:油酸、油胺、十八烯的体积比满足1~3∶1~5∶3~9;
C.油相量子点改性制备生物相容的水相量子点
取1.0×10-4mmol油相核壳量子点,将量子点溶于0.1~1.0ml的三氯甲烷 中,慢慢加入0.1~0.8ml的巯基丙酸MPA,超声5分钟~30分钟,溶液变混 浊;加入浓度为1mol·L-1的NaOH或KOH强碱溶液,使强碱的量为MPA量 的2倍到5倍;摇匀后离心处理,转速为8000~21000转/分钟,1~5分钟后 出现均匀的分层,取出无色的清液;向剩余液体中加入少量三氯甲烷及无水乙 醇,其体积比满足三氯甲烷∶无水乙醇=1∶1~5∶1,离心处理,取出沉淀的量 子点,并将所得量子点溶于磷酸盐缓冲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相容的水相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A中所说的三辛基磷化合物前驱体是三辛基磷硒、三辛基磷硫 和三辛基磷碲三者之一;它们通过将Se、S、Te的单质粉末溶于三辛基磷TOP 中制备获得,其中Se、S、Te的单质粉末的浓度为1.0mmol/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相容的水相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金属前驱体是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氯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15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汉字和书写汉字的八角格
- 下一篇:显示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