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中空网格状球形悬浮填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0621.9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川;汪永辉;刘振鸿;薛罡;李小琴;李春燕;高品;吕涛;吴火焰;邱恒;钭晨;黄阳;张燕波;赵静;周建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中空 网格 球形 悬浮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中空网格状球形悬浮填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物化、生化等联合处理方法。在满足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国家倡导尽量用生物处理方法处理废水使其达标排放,尽量避免化学处理以便减少在化学处理过程中投加药剂时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生物处理方法中最主要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生物膜法因为污泥生长在填料上不会导致污泥膨胀和流失、运行稳定、容积负荷高以及在生产中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普遍欢迎。填料是生物膜法中重要的一部份,挂膜的难易程度以及生物膜量和膜厚度的多少主要由填料本身的性质来决定的。在目前的工程应用中主要有固定填料和悬浮填料两大类,悬浮填料由于在曝气过程中能随上浮的气体和水流一起流动,附着的污泥与污水及氧气能充分接触提高污水去除效率及氧气利用率一直受到环境领域专业人士的关注。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悬浮填料都是刚性填料,而刚性填料由于不易挂膜及附着污泥量少等缺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受到了限制,其中中空网格状球形悬浮填料就是这种情况。也有人在中空网格状球形内部放置一团纤维丝等软性物质来改善填料的性质,这种组合填料虽然相比于刚性填料效果有所改善,但是由于污泥只能长在内部软性物质表层一小部分面积上导致了软性填料内部绝大部分空间都处于浪费状态纤维丝并不能充分地被利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软性纤维丝的浪费现象,因此开发合理高效的悬浮填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中空网格状球形悬浮填料,在不改变原来填料造价的同时,解决现有悬浮填料挂膜慢、生物膜量少、膜厚度不够以及填料部分表面积浪费等缺点。
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中空网格状球形悬浮填料,由中空网格球形塑料(1)和软性粗糙纤维丝(2)构成,所述的中空网格球形塑料(1)为中空网格形状的球形塑料,所述的软性粗糙纤维丝(2)其性质是软性的粗糙的纤维丝,所述的软性粗糙纤维丝(2)缠绕在中空网格状球形塑料(1)上。
所述的中空网格球形塑料(1)由塑料制成。
所述的软性粗糙纤维丝(2)其性质是软性的粗糙的纤维丝。
有益效果
本高效中空网格状球形悬浮填料结构简单,不会因纤维丝塞在中空网格状球形塑料内部而引起的纤维丝内部大部分面积浪费,在不改变整体悬浮填料造价的同时,可以扩大生物膜量以及与污水接触的面积,污水、填料和空气在反应器中上下翻动时能气体能充分地与填料上的微生物接触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悬浮填料挂膜快、生物膜量大,从而提高系统的去处效率,尤其对有机物及NH3-N的去除有非常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中空网格状球形悬浮填料,由中空网格球形塑料1和软性粗糙纤维丝2构成,所述的中空网格球形塑料1为中空网格形状的球形塑料,所述的软性粗糙纤维丝2其性质是软性的粗糙的纤维丝,所述的软性粗糙纤维丝2缠绕在中空网格球形塑料1上。
实施例2
本填料由于克服了其他刚性填料难挂膜以及膜量少、厚度小的缺点,生物膜能大量的附着在中空网格状球形塑料表面的粗糙纤维丝上,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当填料在反应器中随水流和气体一起上下翻转,污水和气体可以与附着在粗糙纤维丝上的污泥充分接触,在提高氧气的利益率的同时由于大量微生物的存在还可以增加污水中有机物去除效率。
实施例3
氧气在填料表面向内部传输过程中,中空网格状球形内部纤维丝上的微生物在对氧气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氧气最先被外层纤维丝上的微生物所摄取利用,因此内层纤维丝上的微生物由于氧量减少而逐渐的成为厌氧状态。而且由于本填料附着在软性粗糙纤维丝上的生物膜厚度较大,因此在纵向上微生物对于氧气的利用也呈梯度形状,生物膜内部的微生物可利用氧量逐渐减少,内部微生物逐渐呈厌氧状态。这种厌氧和好氧污泥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可实现短程的硝化与反硝化的功能,对NH3-N的去除有非常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