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档传送方法及应用其的扫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0518.4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6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H04N1/32;H04N1/21;H04N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张惠萍 |
地址: | 21502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档 传送 方法 应用 扫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文档传送方法及扫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将文档存储在远端的文档传送方法及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影像扫描技术的进步,扫描器的光学品质不断提升,使得扫描器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除一般家用的照片及文件扫描外,扫描器还可胜任大型工程图、医学用高解析度照片以及摄影负片扫描等。扫描器可将实体影像、文件等数据撷取成数字影像数据,并存放至电脑中,可节省照片、文件等占用的实体空间,并且将影像永久保存。除此之外,当扫描器与网路连接之后,还可直接将扫描的数字影像数据存储至远端存储单元,或者利用网际网路将电子邮件寄送至指定地址,以进行文件寄送或网路归档的动作。
然而,目前将数字影像数据分别寄送至各个收件人的方式,占用相当大的邮件服务器空间以及网路资源。另外,若是通过网路进行归档的方式使使用者存取文档,由于对远端存储单元具有存取权限的使用者,均可在远端存储单元上浏览所有文档,以及所有文档都开放给所有有权限的使用者浏览,甚至能够开启扫描文件的数字影像数据,使得文档存储在远端文档单元上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考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文档传送方法及扫描装置,其利用存储影像文档至远端存储单元,并且将对应于影像文档的文档读取信息传送给至少一个接收目的地的方式,使得特定文档仅可由具特定权限的使用者读取,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文档传送方法,首先扫描文件,以产生对应文件的影像文档。其次,存储影像文档至远端存储单元。另外,产生用以读取影像文档的文档读取信息。再者,传送文档读取信息至接收目的地(例如电子邮件地址或传真号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扫描装置,包括扫描单元、信息处理单元以及传送单元。扫描单元用以扫描文件以产生对应于文件的影像文档。信息处理单元耦接在扫描单元,用以接收扫描单元扫描文件所产生的影像文档,并产生用以读取影像文档的文档读取信息。传送单元耦接在信息处理单元,用以将影像文档传输并存储至远端存储单元,并且将信息处理单元产生的文档读取信息传送至接收目的地(例如电子邮件地址或传真号码)。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文档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显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扫描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3显示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将文档读取信息通过电信网路而传送至所指定的传真号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文档传送方法及扫描装置,存储影像文档至远端存储单元,并且产生用以读取影像文档的文档读取信息。其利用将此文档读取信息传送给指定的接收目的地的方式,确保只有具特定权限的使用者可读取影像文档,提升数据的安全性。以下提出较佳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然而实施例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想要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的附图中省略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首先针对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文档传送方法进行说明。请参照图1,其显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文档传送方法的流程图。首先,文档传送方法进行步骤S1,扫描文件以形成对应扫描文件的影像文档。形成影像文档之后,接着进行步骤S3。
在步骤S3中,将影像文档存储至远端存储单元(remote storage unit)。举例来说,远端存储单元可为文档服务器或是个人电脑(P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将影像文档存储至远端存储单元的步骤S3前,可先将影像文档加密(encrypt),然后再将加密后的影像文档存储至远端存储单元,以进一步提升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另外,步骤S3中经由网路传输影像文档至远端存储单元,然后产生对应影像文档的存储地址;实际应用上,此网路可为区域网路(Local Area Network;LAN)或者为网际网路(intern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V组合机
- 下一篇:传真机节能启动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