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门式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0209.7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华富;金戈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7/24 | 分类号: | B66C17/24;B66C13/08;B66C5/02;B66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12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门式起重机,特别适用于大型造船企业的船坞船台平台大吨位物件的总体合拢搭载之用。起重机在超大直径、超长尺寸大型结构件的制造、整体合拢配合运送现场到位安装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水平移动、升高定位、移动翻身等技术动作换位操作移动功能,以确保结构件安全可靠地移动到位。
背景技术
船舶制造企业以及港口都要求起重机在超大直径、超长尺寸大型结构件在制造、整体合拢配合运送现场到位安装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水平移动、升高定位、移动翻身等技术动作换位操作移动功能,以确保结构件的安全可靠移动到位。上述项搭载用起重机隶属于大型门式起重机,是一种大起重量、大跨度、多功能、低效能、高效率的门式起重机械,特别适用于船坞(或船台)进行大型船体分段吊运、旋转及翻转作业,以达到快速正确搭载。
就目前造船行业中,在船舶建造进入分段或船台的总组搭载时,一般均使用大型门吊、高吊等进行总组搭载,采用的门吊又分单梁或双梁,有双主吊、三主吊,运行方式又分为平行大梁或垂直大梁(短距离)运行,吊物形式又分单钩多点吊、双钩多点吊和三钩多点吊,在一定范围内可对吊物进行单向的高低或垂直度调节,如碰上另有定位技术要求的吊物,那只能采用二台吊机共同配合作业,同时还需要电器控制联动和 一些辅助设备,例如:添加、安装各种类型的吊排,故一般的船坞(船台)都设有二台吊机。介于现在的吊装工艺及定位速度,还未达到先进水平,有时也就需要不感到故设二台吊机实行联吊。另外每台吊机考虑到物件翻身的缘故,国内外吊机方案设计时均摆脱不了上下小车吊钩设计,或为单梁上置上小车下挂下小车;或为双梁面上置上下小车,改型的也就是将下小车嵌入双梁间来降低上小车的绝对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门式起重机。通过本发明的起重机,降低了整台起重机的重心高度,减少了整台起重机的受风面积,提高了整台起重机的安全系数,采用现在的一台吊机即能替代二台吊机的吊装功能(在一台吊机的总吨位下),辅助设备也可省去,特别是二台吊机昂贵的联动电控系统即可节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门式起重机,包括水平主梁,在所述水平主梁上设置有可行走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主梁设置有移动平台,该移动平台底部设有四个结构相同的行走轮架,该行走轮架可移动地布置于可行走轨道上,所述的移动平台为四边形,在其四角设置有四个向外水平伸出水平主梁的触角区域,即位于水平主梁同侧的第一触角区域和第二触角区域,位于水平主梁相对侧的第三触角区域和第四触角区域,每个触角区域开有上下贯通的方形孔;在第一触角区域上设有可垂直于水平主梁移动的第一前后移动模块,第一前后移动模块上设有可以横向移动的第一定滑轮,在移动平台上靠近第三触角区域处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轮,在移动平台上靠近第四触角区域处设置有第一卷扬机,第一卷扬机上的吊绳通过第一导向滑轮和第一定滑轮,自第一触角的方形孔向下配合动滑轮形成第一吊钩;
在第二触角区域上设有可垂直于水平主梁移动的第二前后移动模 块,第二前后移动模块上设有可以横向移动的第二定滑轮,在移动平台上靠近第四触角处设置有第二导向滑轮,在移动平台上靠近第三触角区域处设置有第二卷扬机,第二卷扬机上的吊绳通过第二导向滑轮和第二定滑轮,自第二触角区域的方形孔向下配合动滑轮形成第二吊钩;
在第三触角区域上设有可垂直于水平主梁移动的第三前后移动模块,第三前后移动模块上设有可以横向移动的第三定滑轮,在移动平台上靠近第一触角区域处设置有第三导向滑轮,在移动平台上靠近第二触角区域处设置有第三卷扬机,第三卷扬机上的吊绳通过第三导向滑轮和第三定滑轮,自第三触角区域的方形孔向下配合动滑轮形成第三吊钩;
在第四触角区域上设有可垂直于水平主梁移动的第四前后移动模块,第四前后移动模块上设有可以横向移动的第四定滑轮,在移动平台上靠近第二触角区域处设置有第四导向滑轮,在移动平台上靠近第一触角区域处设置有第四卷扬机,第四卷扬机上的吊绳通过第四导向滑轮和第四定滑轮,自第四触角区域的方形孔向下配合动滑轮形成第四吊钩。
所述的第一触角区域、第二触角区域、第三触角区域和第四触角区域上设置有垂直于水平主梁的两根平行丝杠,第一前后移动模块、第二前后移动模块、第三前后移动模块和第四前后移动模块嵌合于两根平行丝杠上,所述丝杠由动力设备带动旋转以实现各前后移动模块的位置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0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17-00 包含一根或几根基本上水平的主梁,主梁端部直接支承在走轮或辊子上,走轮或辊子在有跨度的支承轨道上行走的桥式起重机
B66C17-04 . 有起重横梁的,如载有载荷吊挂元件如磁盘、吊钩的可回转横梁
B66C17-06 . 专门适用于特殊目的的,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用的;与用于特殊目的的辅助装置联合的
B66C17-08 ..用于向处理炉如炉、窑、烘箱加料
B66C17-10 ..用于吊运钢水包
B66C17-12 ..用于吊运工件,如钢锭,该工件要求暂时保持在处理炉内或从其中取出,如夹钳起重机、均热炉起重机、脱模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