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色聚丙烯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99050.1 | 申请日: | 200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怀;郑明嘉;杨志骅;郭熙桃;陶四平;宁凯军;陈力;李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K5/134;C08K5/098;C08L23/14;C08L23/08;B29B9/12;B29C47/92;C09D123/12;C09D5/08;F16L58/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色 聚丙烯 防腐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色聚丙烯防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多数大型石油、天然气输送钢质管道工 程采用的是三层聚乙烯(3PE)涂层,3PE涂层由底层环氧粉末、中间层 黏接剂和外层聚乙烯构成。然而,3PE涂层耐温性较低,一般在70℃ 以下,只适合输送流体介质温度较低的管道防腐。当在地表温度较高、 日照时间较长的沙漠地区或热带亚热带地区使用时,3PE涂层的机械 强度和剥离强度会急剧降低。由于PP耐高温性要好于PE,因此,在 借鉴3PE涂层优点的基础上,出现了三层聚丙烯(3PP)涂层。
专利CN1563171A提出了一种埋地钢质管道白色聚丙烯外防腐材 料,该专利采用聚丙烯为基料,大幅提高了防腐层的耐温性,可应用 于110℃左右的介质管道防腐中。但是该专利材料存在以下缺陷:该 专利材料为白色,而我国在实际中应用的防腐材料通常为黑色;其次, 该专利材料采用单一聚丙烯,在生产中无法调节防腐材料的具体参数 如熔体流动速率,导致该防腐材料在钢管涂敷中对不同挤出机的适应 性较窄;第三,该专利材料采用单一聚丙烯,其性能虽然能够满足一 般防腐材料的要求(即现行德国标准),但是不能满足特殊地段对防腐 材料的要求。由于用于长距离输送的钢质管道会穿越山川、河流或其 他复杂的地质条件,这些特殊地段就对使用的防腐材料提出了特殊的 要求,如要求耐高温120℃以上,或耐划伤耐穿刺性更好等。因此, 在施工中,工程项目都会根据具体情况在现行德国标准的基础上,对 某些指标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如要求更高的维卡软化温度(即高维 卡)、更高的邵氏硬度(即高硬度)等。由于防腐材料对聚丙烯的要 求全面而又严格,除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等常规力学性 能外,还要求耐溶剂、环境应力开裂等长期指标,这导致符合防腐材 料要求的聚丙烯种类很少,而在这些符合要求的聚丙烯中,还没有一 种聚丙烯能够完全满足这些特殊指标的要求,即专利CN1563171A提 出的埋地钢质管道白色聚丙烯外防腐材料无法满足上述特殊地段对 防腐材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维 卡,或者高硬度,或者同时具有高维卡和高硬度的黑色聚丙烯防腐材 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黑色聚丙烯防腐材料的制备方 法。
本发明的黑色聚丙烯防腐材料,由如下组份及重量百分数组成:
聚丙烯基料 80%-95%
黑种 1%-12%
接枝共聚物 0.5%-5%
抗氧剂 0.1%-1.5%
润滑剂 0.1%-1.5%
其中:聚丙烯基料由重量百分数50%-95%聚丙烯A和5%-50%聚 丙烯B组成,聚丙烯A为熔体流动速率小于5的管材级或挤出级聚丙 烯,聚丙烯B为数均分子量大于30万的均聚或共聚聚丙烯;接枝共聚 物为三元乙丙橡胶、丙烯-丁烯共聚物、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辛烯 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抗氧剂选 自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胺类、硫代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物。润滑剂选自金属皂类或低分子酯类。
本发明的黑色聚丙烯防腐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聚丙烯基料、黑 种、接枝共聚物、抗氧剂和润滑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 后经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设定为 150~260℃,转速为100-800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9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