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枪鱼苗的钓捕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98997.0 申请日: 2008-10-07
公开(公告)号: CN101385449A 公开(公告)日: 2009-03-18
发明(设计)人: 刘付永忠;沈卓坤;张海发;王云新;黄国光;黄培卫;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
主分类号: A01K85/00 分类号: A01K85/00;B63B35/16;B63B35/26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宣国华
地址: 516081广东省惠州市大亚***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枪 鱼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鱼苗的钓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金枪鱼苗的钓捕方法。

背景技术

金枪鱼类一般指金枪鱼属(Thunnus)鱼类,而在全球多数国家,尤其是欧美各国,金枪鱼类则泛指金枪鱼属的7种鱼类和鲣属(katsuwonus)等其它5属的8种鱼类。金枪鱼类是高度洄游的大洋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温带和热带海域,但全球金枪鱼类的渔获量主要来自太平洋。在我国南海有青干金枪鱼、大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分布,我国渔民传统的捕捞方法有围网、延绳钓和杆钓,但不管用何种方法,金枪鱼捕捞后均在5分种之内死亡。本发明根据金枪鱼的生物学特征,发明了一种金枪鱼活捕技术,使捕获后的金枪鱼能长时间存活并可用于养殖,为今后开展金枪鱼的繁养殖研究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存活率高的金枪鱼苗钓捕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金枪鱼苗的钓捕方法,其特征是,用白色线缠绕成梭形线团作为假饵挂于钓钩上,将钓钩抛入水中,钓捕金枪鱼船速控制在3~4海里/小时,梭形线团作为白色假饵在水中拖动可诱捕金枪鱼;低于此船速金枪鱼上钩率低或不上钩,高于此船速则上钩金枪鱼容易拉伤;将钓捕到的金枪鱼苗暂养于活水舱中。

所述的梭形线团长8~10厘米。经拖动假饵犹如小鱼在水中游动,吸引金枪鱼捕食、上钩,这种假饵对金枪鱼苗的诱捕率高,可重复多次使用。

所述的钓钩应根据鱼苗的规格选择适宜大小的钓钩,剪去钓钩上的倒刺,用0#砂布将钓钩打磨平滑,使钓钩光滑、没有倒刺,不会导致上钩的金枪鱼受伤。

所述的钓捕渔船的船速优选控制在3海里/小时。

活水舱底部设置进排水孔,所述进排水孔上安装活动的楔状管,通过改变管口的方向来实现进排水转换。当安装在进排水孔上的楔状管管口朝前(同船行进同向),在渔船前进时,海水相对渔船向后流动,撞到楔状管管口内壁,改变水流方向,形成上升的冲力;上升冲力的大小,取决于船速,因此船速的高低,直接影响海水流入船舱的流量和水位,海水被压进船舱,船舱内水位明显高于海面,海水从进排水孔压进,从船舱口溢出,形成强有力的水交换,实现流水暂养金枪鱼,而流水是金枪鱼钓捕后能否在船舱存活的关键。当管的楔状管口朝后,在渔船前进时,楔状管口下面形成一空隙,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被压出船舱,船舱为空舱。

所述的进排水孔的直径为2.54~3.81厘米(1~1.5英寸),在活水舱底部设置的进排水孔的个数为4~6个。

本发明提供的金枪鱼的钓捕方法,具有技术稳定、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懂易学的特点,且用此方法捕获到的金枪鱼不受伤并存活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活水舱底的结构及其在流水满舱状态示意图;

图2是活水舱底的结构及其空舱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人自2006年至2007年在海南省东部近海进行的金枪鱼钓捕试验。

所用的钓捕船为36马力的玻璃钢船,船长8.8米,船宽2.1米,活水鱼舱1长1.85米,宽1.05,深0.68米,容积1.32米3;钓杆长3.8米,钓绳直径0.8mm,长80米,未端分叉设置三个钓钩。舱底2设置直径为2.54厘米(1英寸)的进排水孔4个,在4个进排水孔3上都安装有活动的楔状PVC管作为进排水管4。船以3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此时当4个楔状管口朝前,海水被压进活水鱼舱1内,50分钟后,舱内水位至舱面,海水开始从船舱口溢出,形成强有力的水交换,舱内换水率为1.58米3/小时,6小时内最大暂养密度为7.5kg/m3,成活率100%,实现流水暂养金枪鱼。当进排水管4的管口朝后,在渔船前进时,海水被压出活水鱼舱,此时活水鱼舱为空舱。

根据鱼苗的规格选择适宜大小的钓钩,剪去钓钩上的倒刺,用0#砂布将钓钩打磨平滑。用白色缝纫线缠绕成长8厘米长的梭形线团作为假饵,将假饵挂在钓钩上,钓钩抛入水中。钓捕金枪鱼船速控制在3海里/小时的速度匀速前进,进行拖钓作业,金枪鱼一上钩,作业船减速收回钓绳将与拖上至舱面,用拇指的食指夹紧钓钩,以手腕为圆心,向上划一弧线,鱼自然脱钩掉进船舱中,作业船恢复到3海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将钓捕到的金枪鱼苗暂养于活水舱中。

运用上述金枪鱼钓捕方法,在试验阶段共捕获规格为548~1137g的金枪鱼苗1700尾,船舱暂养存活1275尾,成活率7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未经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8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